上一次写小说的读后感大概已经是高中,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读后感,特别是在这个自媒体膨胀的年代,到底怎么发挥文字的力量来记录自己的内心?翻看了简书上面关于《岛上书店》的各种文章,有的人在写文章里面的人物情节,有的人在写书让他得到了安慰,五花八门,就好像书里那句一书一世界,《岛上书店》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生活。
那我呢?我看见了什么?原本基于书的内容画了一个思维导图,想写写书里那些巧妙的情节设计,从帖木儿的被盗到玛雅的身世,从伊斯梅的爱情到AJ的爱情,那些让我恍然大悟的轮回。可是我又有些难过,看完AJ的一生,却只做了一个看客。
我使劲在想是不是有什么内容在我的心里泛起过涟漪,哪怕只是一点点波澜。想的越挣扎就越难找到痕迹,因为好像真的只是泛泛而读。读完一本书只是一种百无聊赖时候的消遣,只是颁发给自己一个“用功过”的证书。只是想要完成自己疯狂阅读的人生目标,没有读书笔记,甚至没有一份摘抄。我看完它只是为了捧起下一本书,以此证明我曾读过它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也曾被情节吸引,那些文字中的情节也曾幻化成脑海中立体情节演绎爱情,亲情和生活的种种, 但就像一场肥皂剧,谢幕后没留下一丝痕迹。
回想起高中的语文课,老师让我们摘抄文章,那时候为了完成作业哪管得着通读全文,尽找些词藻华丽,技巧尽显的排比句,拟人比喻更是最佳的选择。现在的读书也颇有那种完成任务的味道,只是那时候的抄至少还留下了文字现在只是打起的水漂。
这是个焦躁的时代,信息爆炸,今日头条,网易新闻,Flipboard,光是我手机上这三个新闻客户端就已经让我应接不暇,每每捧起书本就好像是在安慰自己,我还能静下心读读书,我还能够摆脱游戏,微博,朋友圈这些信息时代的毒品。回头看来这多像是一场饮鸩止渴的诡计,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投入到下一次麻痹。《自控力》中曾经说过,不要拿做正确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奖赏,看来我不是第一次让一本书从脑海中飘然而过了。
不想拽拽的说我一定会改正什么问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但也还在心中有一份期待希望自己终究能够沉下心去读每本书,即使没有那繁杂的读书笔记,也没有那横竖交错的摘抄,即使需要十年或更久。
原来,《岛上书店》最让我心动的是AJ 每章开头那信手拈来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