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的《钟鼓楼》出版于一九八五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写的是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的事,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写作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相近,这样写的好处就是特别真实地展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钟鼓楼周围北京市民的生活现状。
作者刘心武老师以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以一天为时间节点,以钟鼓楼旁边一四合院里九户人家为对象,以小见大,一叶知秋,通过这九户人家的悲欢离合,把一幅广大的北京市民生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钟鼓楼》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我读过之后,深以为然。
小说中并没有突出一个主人公,人物结构扁平化,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以钟鼓楼作见证,以薛家娶媳妇为主线,低至乞丐流氓,高至国家干部,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把北京的市井气息展现的淋漓尽致。
1.喜事的背后是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在北京钟鼓楼旁的一个胡同里,薛家正在举办二儿子薛纪与二儿媳潘秀娅的婚礼。
然而喜事总是掺杂着诸多的烦心事,先是大儿媳迟到,引起了婆媳间从吵嘴,接着又是“全可人”澹台智珠缺席迎亲队伍,然后又是接亲遭遇七姑刁难,最后又是雷达表失窃,甚至牵扯上婚宴大厨的出身,令人哭笑不得。
这一些列糟心事,看似杂乱无章,却被刘心武老师巧妙地串接在一起,像一幅图画展现在大众眼前。
巧妙的几笔,把婆媳关系,结婚“彩礼”,迎亲排场,接亲礼仪,以及其它各种讲究都包括进来。没有讲大道理,却处处蕴含着生活哲理。
大儿媳孟昭英在婆婆面前尽量忍让,突出儿媳与长辈的相处模式,最终得到丈夫的体谅,生活必将更加和睦。
薛纪跃虽然在举办婚礼,本该是喜庆的日子,心里总是不是滋味,主要就是潘秀娅所要的雷达表一直梗在心里,心想着媳妇到底是看上他的人还是看上了他的表。这也是告诫着大家,结婚的目的到底是彩礼还是什么?
2.幸福的家庭中依然矛盾重重
在薛大妈看来,澹台智珠是一个“全可人”,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美,儿女双全,大难不死,越唱越红……是参与迎亲的不二人选。
然而,薛大妈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她所谓的“全可人”,当时不仅家里处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事业也遭受了不可预料的冲击。
于是乎,澹台智珠在关键时刻退出了迎亲的队伍,分出心来处理家事及工作上的事。
事实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要只看到人家的光鲜亮丽,也要看到背后的辛酸流泪。
对于澹台智珠丈夫李凯,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来,澹台智珠无论是作为妻子还是儿媳妇,都显得无可挑剔,而李凯因为自己仅仅是个普通工人,光环无法与妻子所媲美,总是活在自卑的阴影里,也使得自己妒火中烧,最后成了澹台智珠家矛盾的根源。
3.幸福的烦恼依旧让人揪心不已
按理说,荀兴旺好歹也是胡同里的中上阶层了,儿子非常争气,还是个海归,也不愁娶不到儿媳妇,更不愁家里的经济来源,那还有什么烦恼呢?
然而荀兴旺的烦恼正是“皇帝的儿子不愁娶”,儿子荀磊是胡同里的一大才子,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时跟富家女冯婉姝谈着恋爱。
可以说,荀兴旺“准儿媳妇”算是才貌俱佳,问题就是出在这里,荀兴旺战友的女儿杏儿找上门来了。几十年前,自己与战友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过,如果双方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是异性,那就结为夫妻,一语成谶,果真两个人是一个生的儿子,一个生的女儿。
杏儿的投奔,本来就是为自己的婚事而来的,这不得不让荀兴旺揪心。荀兴旺的内心更喜欢杏儿这样的儿媳妇,他总觉得冯婉姝所追求的“爱情”有点虚无缥缈,而真正的婚姻就是好好过日子,杏儿就是能好好跟儿子过日子的那个人。
其实荀兴旺低估了儿子荀磊的魅力,邻居国家干部张奇林的女儿张秀藻其实也暗恋着荀磊,张秀藻看着已有女友的荀磊,也是心生羡慕的。
面对儿子婚事,可以说荀兴旺的心里,充满了幸福的烦恼,而荀磊心里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倒是显得没那么多烦恼了。
4.仕途上依旧有常人想不到的坎坷与陷阱
作为国家干部的张奇林,一家三口依旧挤在这个胡同里,夫人多次要求他去单位争取房子,而张奇林总是显得不那么主动,女儿又有着自己暗恋的心事,一家三口算是各怀心思。
在薛家办喜事的同一天,张奇林是准备出国出差的,但因事情推迟了半天,在这半天里情报站站长庞其杉听到消息找上门来,其目的竟然是让自己帮忙带一本名叫《第三次浪潮》的书,本来是一句话的事,却让这不爱说话的同事七弯八绕地磨蹭了大半天。
吃午饭的时候,张奇林又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信称自己下属傅善读处长玩弄手段,卡掉了知识分子的居住面积,而给自己所在单位的“名画家”洛玑山提供了一套住房。
自己也因此牵扯其中,原因就是自己客厅的一幅山水画正是洛玑山所作,有因“名画”受贿之嫌。
这封举报信使得本该不错的心情起了波澜,然而事实并没有张奇林想象的那么糟,在傅善读送他去机场的路路上,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其实傅善读不过是一个弹性的公事公办而已。
张奇林所经历的这一切,告诉我们:虽然身处高位,依旧需要如履薄冰,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踏入陷阱,乃至于身败名裂。
5.每个地方似乎总有那么一个“热心过度”的人
要说“热心肠”,钟鼓楼旁胡同里非詹丽颖莫属,要说她有什么坏心,还真找不出来,但她的问题就出在这“热心”二字。
在薛家迎亲时,当得知澹台智珠有事退出时,她也不征得主家同意,就自作主张要加入迎亲队伍,高度薛大妈一肚子的不爽快,她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不是“全可人”。
别人家里死了丈夫,她竟然叫人去看喜剧片,人家不去,还说人家假正经,这样的事在别人看来,可以说是哭笑不得,而在她的心里,她就认为是在帮助别人,帮着从痛苦悲伤中走出来。
她总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她愿意热心地去帮助别人,用的却是别人讨厌的方式,甚至对于帮她说话的人,她也不知好歹。
就是这么样一个人,她却从不记仇,也不会去报复,而是一如既往地热心地帮助别人。
直到她接到两地分居的丈夫的病危通知,她到处去找电话,最后还跟别人抢占着公用电话,她暴戾的一面又展现在读者面前。
细细想来,现实世界中,在我们的周围还真不乏其人,像詹丽颖这样的“热心过度”的人还真不少,她们我行我素,该出手时就出手,从不吝啬,不顾世俗眼光,也算是世俗中的一股清流。
6.胡同里有一个只追求“爱情”的异类
如果说“不以婚姻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那么胡同里新搬进来的慕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流氓。因为在她的眼里、心里,充斥着自己的“爱情观”,完全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从来没考虑婚姻的束缚。
慕樱年轻的时候,有着崇拜英雄的情结,她一厢情愿地嫁给了一个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那时的她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只知道聚焦在英雄的光环下,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事。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她借着英雄的光环,被保送进了大学。然而大学成了她与英雄的分水岭,知识的长进使她认识到自己的浅薄,最终也点燃了她与英雄婚姻爆破的火药。
后来,插足了大学同学的婚姻,在一段短暂的婚姻后,又以没了爱情为理由再次离婚。再次爱上了比她大许多的干部齐壮思,并以一副高尚的姿态用热脸去贴着别人的冷屁股。
对于慕樱这个人物,说实话,我一直是当作笑话来看的,不过后来,觉得她也算是在“爱情”中觉醒得比较早的一批人。虽然她一直没搞清楚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总是在追寻爱情的路上百转千回,但是她好歹有着自己的目标,敢于冲破婚姻的束缚,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结语
《钟鼓楼》总共描述了三四十个人物,每个人物出场时间长短不一,但每个人物形象刻画都跃然纸上。
比如乞讨世家的卢宝桑,一举一动都承袭祖辈的乞讨性格。
再比如,小流氓姚向东,一次的误入歧途,心理的不安、害怕都一览无余,其实他本质并不是多么坏,只是想在朋友面前赢得一次尊重而已。
总的来说,本书用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用一天的时间,把整个社会的全貌全部描写出来,就好像在用文字画一幅素描,既有布局,又有细节。事实上,本书确实是一幅画卷,画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可忽视,把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都隐藏在其中,把其称之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