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真人与《悟真篇》
他中年失业,却因此写下了“神作”
吴世渊 /文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像伏妖王》,说的是观音坐骑金毛犼下界为妖,将朱紫国皇后金圣宫娘娘掳去。有一仙人得知此事,恐娘娘遭玷辱,赐其五彩霞裳,穿上后,妖王即无法近身。
这位仙人,就是紫阳真人张伯端,书中对他的外形做了描述,“棕衣苫体放云烟,足踏芒鞋罕见。手执龙须蝇帚,丝绦腰下围缠”,一幅标准的道士打扮。他将霞裳收回后,便向悟空道别,飘然而去。
对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是在唐贞观年间,而张伯端出生于北宋,时代相差了三百多年。但没人会揪着吴承恩说:“你怎么把宋朝人挪到唐朝去了?”小说家就是可以任性。
张伯端(984-1082),字平叔,又名用成(诚),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
张伯端是台州人,这毋庸置疑。《嘉定赤城志》都说了,他是“郡人”。但具体到哪个县,则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天台人,因为《悟真篇自序》中,他自称“天台张伯端平叔”。有的说是临海人,因为玉枢子王建章的《历代仙史》《张真人本末》和清代康熙年间的《临海县志》,都说他是“天台璎珞街人”或“璎珞街人”。而璎珞街在临海“府治东北,有宋真人张伯端故宅”。
原本张伯端自戴“天台”头衔,说他是天台人应当没有异议。然而宋元明时期,天台为台州别称,各县人士往往自称“天台某某某”。如此一来,张伯端非天台籍亦有可能。
清朝雍正皇帝对张伯端籍贯很好奇,特地派人来实地调查。调查的人写了一份报告,说临海有紫阳故居改建的元坛庙、悟真坊、悟真桥等,绵延数百年,遗迹尚存;天台仅有桐柏宫的一处修炼地点,没有别的传下来。因此,“紫阳真人确为临海人无疑也”。
籍贯争议且按下不表。且说生活在北宋年间的张伯端,自小好读书,涉猎儒释道三教经典,像刑法、医学、天文、地理,都有所涉猎,尤其爱好道家学说,喜游山水,慕长生。他曾以儒生的身份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就到台州官府做个小吏。
基层小吏人微言轻,工资不高,好歹能养家糊口。但因为某件事情受到牵连,张伯端工作丢了,还被发配到岭南(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充军。
究竟因何牵连?《康熙临海县志》讲了个故事:张伯端爱吃鱼。有一天吃饭,朋友们捉弄他,把他的鱼藏到了房梁上。张伯端没吃上鱼,怀疑是婢女偷吃了,就去责怪她。婢女当然不承认,竟还以死证明清白。过几天,梁上有许多虫子爬下来,原来是鱼腐烂生虫了。张伯端这才醒悟,喟然长叹:我生平审阅公文,却不知积案盈箱的公文里,有多少像“窃鱼”这样的冤假错案。于是,他将手头公文付之一炬。这下闯祸了,按照大宋律例,官府将他贬谪戍边。
县志的记载,有些荒诞不经。“鱼案”非临海独有,如常州等地也有类似故事,只是换了主人公。宋元以来,张伯端的形象日趋繁复,关于他的故事,也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多。县志的编者只不过将传闻搜集、敷衍罢了。
所有传闻中,因罪发配岭南,是确切无疑的。也因为这次流放,张伯端正式开启了他的修道之路。正如道家所云,福祸相依,有时看起来是坏事,却能变成好事。
宋治平年间(1064-1067),张伯端遇到了桂州知州、余杭人陆诜。两人都好道学,都是浙江人,有共同话题,陆诜就把张伯端招为幕僚。陆诜在哪里做官,张伯端就跟到哪里,途中还不忘寻师问道。
在成都,张伯端遇到一位异人(一说是刘海蟾,出自白玉蟾弟子彭粕;一说是青城丈人,出自南宋内丹名家翁葆光),学到了“金液还丹火候之诀”。隔年,陆诜去世,张伯端回到台州,将修炼内丹的心得,著成《悟真篇》。
内丹学,是张伯端道教思想的核心。《悟真篇》的问世,也被看作是内丹理论真正成熟的标志。
道家的炼丹术,素来有外丹和内丹之分。外丹,就是用鼎炉炼仙丹,人吃了以后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内丹,就是把人体当成鼎炉,以“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结成金丹。
外丹术在唐代兴盛,许多王公贵族都服用丹药。古人对丹药的化学成分并不了解,所谓的仙丹,实际含有大量铅、汞,吃了容易上火、食物中毒。像唐太宗李世民、宪宗李纯等,均因服食丹药而死。
既然吃仙丹不灵验,反而有害,于是到了唐代中后期,人们慢慢转向内丹。像钟离权、吕洞宾,都是内丹学的宗师。
张伯端极为推崇钟吕二人的思想。他在《悟真篇》中说:“自从钟吕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言语之中,有把自己当成钟吕传人的意思。
张伯端认为,内丹修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在他看来,人生短暂,生死无常,昨天还街头跑马,今天就躺在棺木中。人死之后,亲人、财产也不再拥有。因而,人要尽快修道,修炼出金丹,以达天人同构之境。
晚唐以降,三教合一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主流。张伯端迎合了这一时代思潮,提出了以道教为本位、以心性为旨趣的“三教合一”思想。《悟真篇》的自序中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儒释道三教,都是围绕着人的终极关怀展开的,他们在生死问题的解决上,可以说殊途同归。只要方法得当,无论从哪一家入手,都可以趋达于“道”。
张氏“三教合一”的思想,对宋元道教乃至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其祖师爷张伯端的影响下,就强调在修炼的过程中,要注重心性的炼养。所谓修道,何尝不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向内而足”的智慧。在这个世界中,你不需要依附于某个强大的存在,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修行和精进,获得一个内心自足、自由的状态。
晚年的张伯端,在天台桐柏宫修行。元丰五年(1082),他在百步溪(今属临海)沐浴净身,趺坐而逝,终年九十九岁。据说,在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张家人早晨起来,忽见一个道人进门,坐在中堂,如同这户人家的主人。大家问他张家事,他都对答如流。随后,道人就离开了。人们都说,是张伯端回来了。
这实在是个浪漫的故事。人哪怕云游天外,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清朝雍正皇帝崇道,敕封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并御笔亲书《道观碑文》,勒石立于临海县紫阳道观。这块石碑,今藏于临海市博物馆东湖石刻碑林内。
参考文献:《悟真篇》/张伯端、《张伯端道教思想研究》/郭建洲、《张伯端及其〈悟真篇〉诸问题的再检讨》/罗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