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直接导致视线在手指间翻覆的标题党,一则“支付宝去微信化”瞬息而至,然而迟钝如我也在半年前目睹了支付宝“生活圈”的悄然诞生。微信最初作为QQ手机客户端的重复产品(至少在我看来)令我这种具有轻微选择困难症的人纠结了好一阵子,在无数次的下载和卸载之后,终于有人替我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那些生活在周遭的人开始以索要微信号而取代手机或QQ号作为建交第一步的时候),纠结之心也随着选择重心的偏移而逐渐淡化直至消弭。于是我又陷入了一股以“轻量化QQ”来和“轻量化QQ空间”来命名微信与朋友圈的怪圈之中。
这种非得以熟知的事物来解释未知的事物才能得达舒畅的彼岸得怪癖,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接受新事物道路上坎坷的挥手,解决了年轻时期对传统中坚不屑一顾的轻浮,原来,我已不远,离皓首。朋友圈作为一支“熟人自媒体”的中坚,除了让自己身边的人变成了观众,也变成了一个个潜在的客户,发展的下线(说得好像传销似的),至少在妈妈圈是这样的。
微商迅猛的春风席卷了朋友圈大地后,令人诟病的自拍与美食成了偏安一隅的闲人,一次次的转发裹挟了千军万马,那些侥幸逃离的难民为了标榜自己精神上的富足以及对朋友圈微商身体力行的抵抗,依旧会以不知名语言演绎的歌曲,中二自拍照,中世纪黑灰,小众鸡汤,一长串距离常居地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标在朋友圈占据一席之地。
当微信渗透到工作领域,朋友圈便升级成清宫剧的主要战斗场所,熹贵妃与年贵妃终于能够公开而又隐秘地进行一系列以身体不接触为基准的高维度格斗。
在等级制度严密的辐射下,这一亩三分地的拥有无疑开了一扇通向平等话语权的康庄大道的龙门,小虾米与千年老龟世纪一跃不过是项庄舞剑,彼此相见的那零点零一秒成了建交后的第一次较量,“只要做到这十条,你就可以和我一样延年益寿”,“你还在XXX吗,看我一月如何瘦掉30斤”, 外交文嗅到了标题党兵临城下的危机,以为昙花一现再多一秒,便可开成不老松,常青藤。
朋友圈还未功成身退,一大批朋友圈化的APP尽如出水鲤鱼,雨后春笋长成牛皮癣。那些时隔多年再为得见的“小友”,以为时间真不过一瞬到可以忽视掉那些我认认真真长过的年代,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验证码能在清晨午后深夜与梦魇难舍难分之际,插科打诨见缝插针般突然明晃晃冲进了你的生活,“集五福啦”“快送我福”,就差红包摆在自家门口,然后吆喝两声,包邮包邮,快快拿走。
缘分就这么多,这辈子就这么长,错过就错过,无缘就无缘了,我不念你,你不念我,十年后,我们还在彼此毫无瓜葛的地方慢慢变老,我不是陪你到岁月漫长的马里奥,你也不是等我到天荒地老的克塞号。
那些逐渐消失的讯息,那些模糊在美食与自拍下的人们,我们,已经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