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窗张学勤的又一本新书《月白风清醉流光》出版了,得到消息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索一本来读。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勤,现就职于四川文化产业学院,时年刚过而立,不经意间,他的著述已经颇丰。
只记得上高中时就很刻苦努力的他与其他同学一样,人人都平淡无奇。那时的我们一个个就像被挑选进工厂里的毛坯零件,任凭工人师傅拿在手里敲敲打打,然后再被放在车床上做成规格相同、型号一致的半成品,接着又被输送到下一个工厂作为原材料。可不幸的是当时我们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受害者,相同的质量下却总是被歧视,我们出厂的标准也比其他地方的“产品”提高了好多。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我们制造成各种各样实用的“工具”。
一上高中我就有这种感觉,一种我的人生不由我做主的感觉,还带着一股被压制扭曲的痛楚。在那个时期,我们没有个性,没有自由,甚至没有追求这些东西的想法和勇气。我想呐喊却无应者,久之不能出声。至到高三上学期我突然明白了“上”高中的目的是日后要“上”大学时,我也乖乖的趴在车床上,“享受”起那机械的锻造来,以期自己能尽快成为一件合格的半成品。
现在回头来看,经过当年千锤百炼的我已经变成了优质产品——一件合格的工具,每天疲于奔命似的为这个世界机器安装调试、拆卸修理,也为自已添油润滑、细心擦拭。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终将要被抛弃报废的荒芜感!
作为工具我很清楚自已的宿命,但作为人我始终找不到方向!
学勤一如高中时代的他,不知何时在悄无声息中从机器上滚落,从而得以自由的成长为一位灵魂塑造者。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工具或者工具制造者。
这本《月白风清醉流光》单从书名上来看,是一部散文集。甫一拿到书,我就急切的翻了起来,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可是由于俗事缠身,又不得不放下。近日方得清闲,一气呵成尽兴饱读,不知不觉中天黑竟忘了开灯,一味拿着书凑近窗口借着华灯读完,感触颇深。我自己笼统的概括起来作者在书中只写了以下三件事——情感、读书和学习。
情感,他写出了对母亲深深的哀思,对父亲些许的愧疚,对师长崇高的敬仰,对同窗深挚的情谊,还有对故乡无比的眷恋……读书,他写出了三国里稀奇的典故,水浒里遍地的豪情,西游里各种的神奇,红楼里无尽的情长,还有国学经典里大海般的恣睢汪洋……学习,他写出了自己幼年求学的趣事,青年苦读的艰辛,如今奋斗的苦乐,还有对晚生后辈的谆谆教诲……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思绪随着作者笔端流淌出的文字不断起伏飘荡,神游四方。而我又是一位特殊的读者,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某些场景我是那样的熟悉,作者所提到的有些人物当年我们也曾经并肩……我一边读着他的文章,一边任由自己的情感蔓延回转到那青葱岁月,仿佛又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童年、少年和岁月的成长。
读着读着,我把那书中的少年当做自己;读着读着,我也试图在那游戏的画面里寻找自己的身影。当我读到“雉鸡翎,扛大刀,谁家的闺女紧俺挑”的时候,我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在那一个个鸣蝉的夏夜,在那明晃晃的月光里,我和村头的一群小伙伴口里吟唱着家乡故里一代代传下来的歌谣,大汗淋漓不知疲倦的玩着乡村野氓间古老的游戏。当时我幼小的心灵里一遍遍幻想着自己长大后也一定要像童谣里唱的那样头戴雉鸡翎,手提青龙刀,如同戏台上的英雄般上马为国杀敌,下马安保黎民……
他还写到在黄河边玩摔“皮窝窝”的游戏,景入情来,我也好似又回到了童年,为了一块红胶泥竟然和“他”争执不下……
他还写到在高二元旦联欢会上表演豫剧的情形,而我至今仍留存着他演唱时那滑稽神态和夸张动作的记忆。读着读着就会不自觉的跟着他唱起那句“上任来刚刚才三天,百姓们纷纷告状到衙前……”七品芝麻官的唱词,我认为这是我上学期间看到过的最精彩的表演。
最让我感动是那篇《一阵烈焰,瞬间百年》纪念母亲的文章,他把生离死别的悲痛都写进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里,他又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写进了无比的遗憾与纵情的追忆中。人生苦短,从来忠孝不能两全,但愿老人地下有知,庇护活着的人儿顺利安康。一抔黄土,阴阳两隔。那字里行间无以言表的哀伤,我感同身受。区区几百文字,读来不禁让人潸然。
他还写父亲,在北京,在成都。读来让人惭愧。作者父亲的形象就是黄河岸边那群沧桑汉子的代表,也是我自己父亲的写照。他写父亲对城市的看法,想必与自家父亲应该如出一辙,但令人难以启齿的是我的父亲至今还没有机会发表这样的观点。他写父亲在机场的局促与不安,也让我能够想象自己的父亲在那个场景里的窘迫。这些曾经在我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这些曾经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庄稼好把式,难道也会随着时空的流转变成让人呵护的对象和引导的孩童?在儿时,在现在,父亲还是那个人,可是我们的心里早已模糊了他们当初的形象。在我们心里一直认为父亲健硕如昨,高大依旧,但是就在倏然间变了模样,我们竟然不曾留意。读着读着,我眼里已经噙满了泪花,我们的成长都是用父亲苍老的代价换来的,可是谁又能像作者一样去细心体味老人的感受,去躬身搀扶他们出游行走?我还没有做到,读罢只想把头埋进纸里,心中五味杂陈……
他还写读书,学习。看罢更是让人羞愧难当,他读的书,我不曾读阅。他吟的诗,我不曾闻听。读书与学习,在我眼里几乎成了不可能之事,苟且与眼前,就是如今的生活,放眼望去,就能看穿终老后的自我。作者在书中说还要多读些“无用”的书,开卷有益,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同样难以做到。他还说,文学是良药,文学是镜子,文学力量,文学还是生命的延伸与扩展。我也只能在忙碌的空隙,挤一点时间漫无目的的幻想与文学的情缘,可是没有读书的沉淀和学习的积累,文学在我这里就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虚无与缥缈,空欢喜,妄自大。
……
“在书中看到你把《卷席筒》和《朝阳沟》都当作豫剧放在一起时,说明你已经很久没有深入的接触过故乡了;在书中看到你把豫剧称为河南豫剧的时候,我似乎能感觉到你对家乡或许有些陌生了。纵使异乡作故乡,不辞长做蓉城人。也希望你不忘故人,心怀家乡,常回来看看。”
……
读罢这本书,使我充实了关于作者传说的许多细节,虽为同学,但相见不易。在书中我看到了他从幼年到成年,从河南到北京,从北京到广东、到四川,从坎坷到顺利一路走来,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他的感受与思考,这些都写在书里,认真阅读方能体验其中真味
读罢这本书,也一解我心头之忧。当初听说他去了成都,心里猛然一紧。人家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征北”,作者这个时候远离都城,山隔乡关,莫非失意人生,自堕温柔乡里?如今看来不是,在他心底依然眷恋着的是故乡的水,故乡的河,故乡的人。在我心里他依旧是那个雄心万丈,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有志儿郎。
读罢这本书,就如同听了一场作者关于自己的成长汇报。让我了解到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体验到一个农家子弟奋斗至今的艰辛与不易。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看清了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