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吉田惠波
吉田惠波的三大人生支柱:想继续工作、想留学、想当个儿女成群的妈妈!
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人生什么事,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努力而成功。
如果你在职场妈妈这条路上遇到了迷茫,不妨看看这本书。
目前没有国版的书,我看的也是台湾竖版的书,看着眼睛有些累,抑或没有时间看书的,不妨看看我写的这篇解构重组的读后感。
留学前的惠波生活状态:
1 妇幼综合诊所担任妇产科医生:工作8年的半熟医生,需要提升到资深医生。赖床有名的吊车尾医师,打点滴找不到血管,上夜班打瞌睡。
2 想获得众人的认同:自己感觉自己是“24小时营业工作”状态是持续低迷。每天都很拼命,却没有一件事顺利,也没有人认同,已经持续抱怨很久,感觉自己像悲剧女主角。
3 留学前的平日行程表:
5:45am
起床:准备早餐、帮小孩换衣服、准备上托儿所、打理自己、收拾餐桌
7:30am
出门:丈夫送小孩,我上班
9:00am
开始工作
5:00pm
下班
6:30pm
回家时间:托儿所接小孩,回家
8:00-8:30pm
小孩就寝:做晚饭、吃晚餐、洗澡、念故事书给孩子听
11:00-11:30pm
就寝:收拾餐桌、洗衣服(整理昨天洗好的衣服)、准备明天幼儿园要用的东西、洗好明天要用的米、整理家中物品
4 转折:“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所以导致困难。--《死时谁为你哭泣》”惠波认为,因为是自己的心默许了自己因为忙,所以一事无成。
1)没有自由时间,忙到不可开交,诸事不顺的“障碍”。
2)为了挣脱动弹不得的现实,产生疯狂投入其他事的念头“契机”。
2007年6月下旬,下定决心“一定去留学”08年9月一定要到某个研究所留学,而9月入学前的申请书,截止日期是前一年的12月1日,约半年的准备考试时间。准备考试、一边工作,怀第三胎,三管齐下。惠波认为就是因为有期限才能实现。
调整后的惠波状态:
1入学目标是明年九月,花在准备的总时间长度并不会改变,但是更关键的加速度与会完全不同,增加时间利用密度才是诀窍,即把时间价值放到最大。首先提高时间密度来专心做事。当你开始有这样的想法,就会注意到生活中随处可找到的短短的“零碎时间”。
2决定留学后的平日行程表:
3:00am
起床:念书时间
6:00am
孩子起床(吃早餐、准备出门)
7:30am
出门(丈夫送小孩上学,我上班,念书时间)
9:00am
开始工作
5:00pm
下班:回家时间(念书时间)
6:30pm
回家:跟小孩一起吃晚饭、洗澡、准备明天幼儿园用的东西、洗隔天吃的米、念故事给孩子听
8:00-8:30pm
与小孩一起就寝
3 最大的改变是确保清晨时间可以善加利用。当零碎时间能够快速专注后,才发现每天有很多零碎时间可利用。这种感觉就是“时间为我所用”参考史蒂芬的《与成功有约》介绍的方法,以一周为单位,每小时在细分30分钟,每周一早上必须制订那一周的行程计划。列出应该办的事项清单。先列出每段自己该处理的各大主题,例如“预备留学”、“工作”、“家人”、“朋友”、“健康”等等,再针对各个主题逐条详列。
1)观察行程表,选出自由时间。挤出时间做什么,比怎么挤出时间更重要;如果不改变办事项的总量,无论多早睡早起,也知识将晚上做的事情挪到早上罢了。
2)很多事情要同时进行,是我的一大助力---就是懂得借他人之力。放下别人的常识(根据自我偏见或他人眼光所建立的标准,是否偷走了你的时间?),同时坚持门槛较低的自定规矩(先做一半也好,不要拘泥一次完成。重要的读书会哪怕就去一半的时间也好过没有去听。),便越来越常借助他人之力,完成更多的事情(有人帮忙之后,便能专注于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上,拿出好几倍的成果。你的勇敢承认自己的弱点,才能拿出好成绩)。
3)先要建立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中途停顿很正常”。比如说原本决定“今天要做到这里”,但却没能完成进度,就换个念头“没关系,有前进就好”只要有“一段一段完成”的心理准备,即使一次只走一小步也能坦然接受。而且也比较懂得寻找重新出发的机会。
4)就人性来论,偶尔放下产能,休个假期享受天伦之乐,这样子运用也是将这段时间的价值最大化。假日别塞满行程,让身心放松,做好健康管理,如此一来下周的时间运用就会更有效率。亲子时间要以孩子优先,全心交流,这也是惠波动力来源。将中心由产能向“时间价值”的时间利用法,效率最高,能够改变你的一分钟,久而久之改变一天、一年、乃至整个人生。
“别说你没有充裕的时间。你每天拥有的时间,与海伦凯勒、巴斯德、米开朗基罗、泰瑞莎修女、达文西、汤玛斯、杰佛逊,以及爱因斯坦等人都一样。”---杰克森布朗
不要期待工作与生活平衡,要有乱成一团的准备。
1 惠波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太拼,但求持之以恒的类型。所以她做每件事都认真投入,甚至会废寝忘食。尽管专注却不至于走火入魔,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也能够大而化之的想“就这样也不错”明知道发呆是逃避现实,但能留点时间跟朋友简讯谈天说地也很好。因为只要能够让明天充满活力,恢复笑容,不管是发呆还是聊天这段时间也很有价值。
2 如果为了or而烦恼,就想一想能不能and,不要想着二选一,而是要思考如何双管齐下。甚至在双管齐下的奋斗过程中,再投入其他想做的事。只有一个念头“自己决定的事情,当然非做不可”没有时间犹豫成不成功,先做看看就对了,决定后大脑会主动找出路。
3 用明确的信心与莫名的信心,塞满你的心”--《东大特训班》。所谓明确的信心,就是念了几小时的书、做过基本题库等,有具体根据的信心。而莫名的信心,则是以正面观点解释身边发生的一切现象,把它看成是录取的好兆头。比方说,人才进到站台,汽车就刚好到站,连一分钟都不用等真是太幸运了。养成寻找幸运的习惯。
4 要有先做再说的行动力,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散漫估算、乐观主义。别等有了时间再起步,只要动手就会找出时间。先动手做了想做的事情,自然就会基础时间继续做下去。
“There is not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enough to begin something.Anyway,let’t begin it!”(永远不会有足够的咨询让人开始做事,直接动手就对了!---哈佛时间管理课)
申请欧美学校程序:
通过网络提交论文、托福成绩单等文件,一内容判断考取与否。
1 申请书(像求职简历,注明学历等个人经历个人介绍)
2 托福成绩单(会以托福成绩判断考生的英语能力,科目包含阅读、听力、口说、读写四项。四科满分一百二十分,想报考哈佛必须拿九十分以上。)
3 GRE成绩单(美加地区学校共同入学考试,有数学、英文、论文三科。报考哈佛需要一千分以上)
4 小论文(主要内容在于介绍自己,大约一两张A4纸的分量,包括申请动机、想在研究所学习什么、自我介绍、志工经验等题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专家,希望对世界带来怎样的贡献……)
5 推荐信三封(拜托实习期的医院医师、国内大学与研究生的老师为自己推荐。老师们都很忙,自己先打好草稿,再请老师修改)
6 国内大学的毕业证与成绩单(向学校申请英文版的证明)
7 报考哈佛条件:托福需要90分以上,GRE要一千分以上。需要英语能力要非常好。惠波用了“用数学拼输赢”GRE的数学水准相当于高中程度,考数学抢分要比正面迎战困难的英文有利多了。
8 美国大学考上容易,毕业难。首先学生们斗志完全不同,而且每年都要交几十万的学费,因此每个人都三份出一股“一分钟都不能浪费”的气魄。作业也是除了少数练习题,几乎都是小论文、报告之类需要深入思考的项目。而且主题不仅包括统计学,还有性别认同障碍、嘉宝、印度的未成年婚姻、性别歧视严重化等等,大范围的社会新闻报道。
9 国外上学跟上进度的法宝:预习比复习更重要,复习当然也重要,一有问题马上发问。
留学后,“各位是世界的领导者!去改变世界吧!Make a different!”---哈佛教授。信念变为学习为了改变社会
心态调整:
1 正因为工作与家庭的两大任务几乎把自己累垮,准备资格考、学英文、玩运动的充实感才能让自己从压力中解脱。
2 我为了准备留学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与人会面。更大的收获“自己一个人目标”变成了“非成不可的承诺”只要能张罗情绪,聚焦在想做的事情上,或许自然而然就能过滤掉自己不想听的声音。
3 为了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不是张罗金钱或者时间,而是要张罗情绪。即把想做的情绪提升到多高?持续多久?人随时都会遇到意外浇熄斗志。心就像颗气球,当因疲惫与失落而泄气,我们能在多短的时间充满它?这就是惠波认为的关键。
惠波自己的经验是当自己尊敬的师长、前辈给予鼓励和建议时,都能打开自己的斗志开关。实际去触碰感受能督促自己的前进。有什么事情想搞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问当事人。这并不限于考试,无论开始做什么不熟悉的事,挑战什么陌生领域,前往一线直接招人讨论,一定会得到宝贵的咨询。可以得到许多言语无法形容的咨询。
4 重点不在于成功或失败,心想能成能激发斗志更为重要。不少研究报告中都提到,无论做研究或者做教育,自信比客观评价更重要。莫名自信,也是快意人生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5 家务工作合理借助外力达到平衡,不要以分别心去评价夫妻二人谁做的多与少。巧妙借助外力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