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他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陆续选择了500多名4岁的幼儿参与实验。
在实验中,他与孩子玩一个简单游戏,然后拿出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告诉孩子:“我要出去一会儿,你可以现在就吃掉这块棉花糖,也可以等我回来,那样你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
录像显示,有些孩子耐心等待,最后得到了双倍的奖励。有些孩子在等待一小会儿后放弃,吃掉了第一块棉花糖。也有些孩子甚至没等米歇尔离开房间,就立刻吃掉了棉花糖。
当这些孩子18岁时,米歇尔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远远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前1/3的孩子的SAT成绩,比后1/3的孩子高出了210分(当时SAT满分为1600分)。
当这些孩子30岁和40岁时,米歇尔继续跟踪他们的情况,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长大后不仅事业更成功,而且家庭更和谐,甚至体质指数(BMI)也更胜一筹。
棉花糖实验的启示
参加棉花糖实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这意味着,他们的智力遗传、家庭收入、成长环境等都很相似。
他们在实验中表现出的自控力,与他们日后的事业成功程度和家庭美满程度,有显著关联。
所以,相比智力,自控力能更好地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自控力、自制力、意志力……它有很多名字,但总归就是抵抗诱惑、延迟满足、约束自我、控制自我,以实现长远目标的能力,即自律的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能取得更大成就;更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不易陷入吸毒、酗酒、赌博等成瘾行为;更遵守规则,更能控制情绪,较少与人冲突;更能抗拒外界诱惑,更善于处理情感关系,从而维持更长久的婚姻;在消费上更加理性,在投资上也能执行投资纪律、控制交易冲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收益……
是的,自律的人几乎无往而不利。
可以说,自律是能教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教什么都不如教自律。
自律教育的缺失
自律如此重要。然而,自律又是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父母和老师往往有一种默契:小学初中阶段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孩子习惯了“他律”,只要服从管理就好。到了高中,又突然要放手:你都这么大了,不用我们再管你了。——仿佛随着年龄增长,自律的能力就自然产生了。
殊不知,被“他律”了十几年,孩子根本没学过自律。此时,TA只想挣脱教育者的束缚、释放被压抑的天性。
于是,教育者就陷入了两难:想要放手,却又放不得。
就在这样的拉锯中,孩子终于上大学了、毕业了、工作了。父母认为大功告成,可以交差了。
但是,这个长大了的孩子却自我放弃了。
差别只是放弃的早晚罢了:有些是在大学阶段放弃了;有些是在工作之后开始得过且过;有些是在结婚生子后,转头对自己的孩子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你一定要努力,要严格要求自己。
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如何进行自律教育?
那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该做些什么呢?
坦白说,我不是教育的专家。但是,人人都曾经是被教育者。所以,我只想说说,我希望自己当初接受过什么样的自律教育:
一、树立自律的榜样
从一个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言教”能胜过“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一个从来不读书、每天打麻将的大人,反复对你说:“要多读点书”,“你怎么不读书”,“你怎么就知道玩”……你听了,是不是很厌烦?TA说得越多,你就越会降低对TA的评价。因为你觉得TA言行不一。
可是,换一个人,一个手不释卷、常常给你讲点故事、分享点新观点的人,对你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要多读点书”。你听了,是不是很服气?是不是连连点头?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我们作为被教育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所以,教育者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身的自律。无论到什么年纪,不要放弃自己,要始终追求自律。
这并不是说,父母本人的自律必须达到“神”或“机器人”的程度。而是说,父母虽然是凡人,虽然也常常失控,但始终不放弃追求自律的努力。
而这种努力,本身就是给孩子树立了自律的榜样。
二、手把手教孩子自律
自律不是天然就会的。它是需要学习才能不断增强的一种能力。
教育者自己开始追求自律,就会逐渐学会很多自律的方法和策略。
比如: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如何利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等方法,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如何通过保持物理距离、分散注意力等策略,来抵御外界诱惑;等等。
父母可以把自己学来的这些方法和策略,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把自己追求自律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坦率地和TA分享。
更细致地,父母可以一步一步教孩子:如何定计划;制定后,如何执行;执行时,如何自我觉察、自我跟踪;对于执行情况,如何定期总结;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计划,如何调整……
当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了,引导孩子去体味其中的快乐和满足,用这个小小的成功去肯定自我、增强力量,而不是用“补偿性”的放纵去庆祝和奖励。
当孩子暂时屈服于诱惑、失控了,用同理心、同情心去安慰TA,引导TA学会自我原谅,摆脱羞耻感和罪恶感,尽快从这个小小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而不是从此“破罐子破摔”。
事实上,没有为追求自律而切实努力过的父母,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自律教育的。
因为他们不懂自律的不易,也就无法理解和包容孩子。所以,只会给颗糖作为奖励,或者责骂一顿作为惩罚。
三、引导孩子去发现目标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先有了目标,然后通过自律去实现目标。
然而,这个逻辑恰恰反了。
假若一个人从未追求过自律,那么TA的时间大多都荒废了,TA不太有可能去自我认知,去发现自己的目标。
假若TA终生都过着不自律的生活,那么TA大概率地,会产生很多“问题行为”,会浑浑噩噩耗尽一辈子。
因此,一个人的目标,通常是在TA过上自律的生活之后才产生的。
引导孩子去学习自律、追求自律,有两大好处:
一是TA对时间的利用更高效,就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更多领域,就有可能更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二是TA在自律的过程中,常常进行总结和回顾,就会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当孩子找到目标,即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有了大体的认识,这个长远目标就会反过来帮助TA,增强自律的能力。
因为,这个目标就是第二块棉花糖。它对孩子的吸引力越大,孩子就会越自律。TA会认为,为了这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而延迟享受,是值得的。
总之,自律是终生的功课,也是最应该教授给孩子的功课。
自律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个题目有歧义:一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自律;二是要用自身的自律去教育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