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静(或者说孤僻),不爱和其他小朋友在院子里疯,喜欢自己玩。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母亲很早的时候就教会我认字、拼音和查字典。所以在上小学之前,我已经看了很多书,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精简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回想起来,正是有了这些书的积累,让我一直在语文的写作课中如鱼得水。从小到大参加过不少作文竞赛,也得了不少奖。在高中之前,写作于我,一是很容易,提笔就来;二是语文成绩中提分的利器。
到了高中,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父母频繁的争吵让我的情绪很差。就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安妮宝贝和郭敬明的小说。他们的文字在当时很流行,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伤痛文学”。自己写作的风格一方面受他们的影响,一方面也是自己的世界当时真的很灰暗,所以开始写了很多很黑暗的,现在回头看觉得完全是无病呻吟的文字。这种“伤痛文学”的风格一直持续到上大学。
大二的时候,被一个男生经年累月的诚意感动了,接受了他的追求。(他是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我们初中、高中都在一个学校,他从初中就开始给我递情书了,但那时我是尖子生,一门心思只学习。)但是一年后,被莫名其妙得分手,分手的理由是性格不和(真是奇葩)。后来知道他喜欢上了一个90后的女生,才意识到我是既被骗又被甩了。虽然当时被分手的时候装得特别无所谓,但是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我用了大概3年多的时间从那段阴影里走出来,写作也因为我的消沉彻底停止了。
可能因为停的时间太久了,再捡起来就很困难。生活慢慢恢复正常后,自己再没有动笔过。后来进了国企上班,给领导写了几次稿子后,被贴上了“能写、会写”的标签。从那之后,只要单位写材料,大大小小的领导就来找我,我自然不敢拒绝,但是从心底很厌烦。工作6年多的时间,虽然一直在写作,但都是为了别人。国企的生活很安逸,自己慢慢也懒惰了下来,业余的生活被刷剧和淘宝填充。
转变是从2018年5月开始的,无意中翻到了高中同学的朋友圈,被她充实的人生震撼到了,我发誓立志要变化。于是开始看书、学英语、健身、上各种线上课程,一点一点地充实自己。那时候开始有输出,学习笔记、反思日记之类的,但是输出的习惯没坚持多久。健身和英语倒是一直坚持了下来,书也在看,但是看得不多,输出也不多。因为没有输出,所以看过没多久就忘了,书里面的知识不能内化。自己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懒,迟迟不肯改进。
现在,加入了“不写就出局”写作营。希望通过外部的约束,强迫自己每周输出,慢慢养成写作的习惯。写作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有以下的意义:
一、情绪发泄的出口,也帮助理清情绪的根源
我是个比较内向和安静的人,平时和家人发生冲突,一般就是以“我懒得理你”结束,然后就是漫长的冷战。冷战的时候,自己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内心备受煎熬,而且很生气,也没有有效的排解出口。 现在,情绪波澜的时候,我就用写作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我发现,用这种方式,我能快速冷静下来,并理清情绪的根源。很多事情写出来再看,角度就变了,你会从“当局者迷”变成“旁观者清”。(不信你就试试)一些困扰我的问题,在写的过程中,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被剥开,最终引发情绪的根源会变得显而易见。根源找到了,情绪的解决也就变容易了。
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情你觉得自己想通了、想透彻了,但是在写出来的过程中要么卡壳,要么感觉怎么都不对。我当时觉得是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行,也许多写就好了。但后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写不清楚不是文字表达能力不行,是我根本就没想清楚。 在想想自己看过的好文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文章观点很新颖,或者击中了我的痛点,文笔从来都不在我的关注点里。意识到这点后,我就知道:首先,文笔在写作中占得比重不大。你都想不清楚,文笔再好,也不可能写清楚么。第二,好文章不过是经过缜密逻辑思考后的顺带产物。 现在,我如果要验证一件事情自己到底有没有想清楚,就写出来给别人看或者讲出来给别人听,如果发现写不清楚或者讲不清楚,就证明自己没想明白。 用写作,倒逼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留下日后复盘或者回忆的记录
一些问题,你现在觉得无解,没关系,先记下来。记下来,就有解决的可能。比如我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些单词不认识,有些表达不会,没关系,先记下来。日后查字典或者听到相关表达的时候,就会了。但如果我不会也不记录,日后就完全没有解决的可能性了。
生活或者工作中的问题也是这样,先记录下来,留待日后复盘解决。
或者我就是记录一些现在的心情或者状态,留着日后回忆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