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的波浪奔流前行,总会带走一些陈旧的,已被淘汰的旧事物,送来一些适合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记忆中家乡的踏碓就是其中之一。
“碓”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念,一直不知道,一次去风景区游玩时,看到查过才懂得读dui。明白了是小时候用过的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百度解释为主要指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翻车碓、斗碓或鼓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米,辣椒干……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值得注意的是,立式水轮是最恰当最经济的应用,正如在水磨中常常应用卧式水轮一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自己村里没有水碓,基本对此没印象,现在能想起的还是自己村里的脚踏碓。脚踏碓的原理跟水碓一样。
碓是历史产物。过去生产力底下,无机械化时,智慧的先人同样没有被生活难倒。比如北方的石碾子,老家牛拉的大石磨,脚踏碓……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历史产物已经被高效率的机械化所淘汰,可每每想起,内心总能搅起阵阵涟漪,久久难忘。
记忆中的脚踏碓跟牛拉的大磨在同一个房子里,习惯上称碓屋。我们五十多户的小村里就有着三间碓屋。可见以前脚踏碓的利用率有多高。三间碓屋分别是三大家族建立,一般谁都不会去别家碓屋,除非自家太过拥挤。
脚踏碓顾名思义是用脚踩的,同时也叫踏碓。构造很简单,长方形的立体粗木架下面,框架固定在地面上。下面框架内的地面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坑,两边是两块木板连接前后框架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方便脚踩在上面。上面两边是两根拳头般粗的木棍连接前后,固定框架的同时当扶手用,前头竖面框架靠近下框架木头处,装有热水瓶一样粗的转轴,中间穿过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杆称之为碓板,长约两米,粗约碗口,刚好跟转轴形成一个十字,另一头连着短木柱,木柱底部装有圆形光滑的石碓头,石臼埋在地下,臼口跟地面齐平。舂东西时,如同压跷跷板一样,人站在框架内,一只脚踩在旁边木板上,一只脚踩碓板头,压下去,碓头翘起,脚放松,碓头舂进石臼,然后用脚继续用力踩,转轴处发出“吱扭”一声,碓头扬起,“嘭”的一声,落在石臼里,不断重复,米粉等物就舂好了。
印象中,碓屋是一间很简陋的房子,一边放着牛拉的磨玉米粉大磨,一边放着踏碓。里面的卫生状况真不怎么样,首当其冲的是牛拉磨时屎尿随地解决,沿着磨圈外围一周的牛路上屎气冲天。不知何故,去碓屋的没人会刻意唔着鼻子进出,对这里的味道好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似得。
踏碓平时用的频率比较少,热闹当属年前节前。只要听到碓屋方向传来“吱扭——嘭”的声音,预示着马上就要过节或过年,这个响声就如闹钟一样准确。也是孩子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看似简陋的碓屋,也不是一味得冷冰冰,记忆中村庄里有许多跟我一般大的孩子,嬉笑打闹过后,会时不时比拼各种干活的技巧,熟练程度,其中舂米粉就是其中一项。六七岁的孩子已经会去碓屋帮忙舂碓,那么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大的力气踩下碓板,一般都是大人踩时在边上凑个数,使出浑身解数,憋的满脸通红的小屁孩以为真是自己的力气大,自告奋勇要求一个人踩,以便可以在伙伴面前炫耀一下。谁知碓板纹丝不动,一点也不听使唤。孩子只好急得双脚同时踩上碓板,全部重心压上,碓板好像故意逗他,依然没有理会。大人看着已累的满头大汗的孩子一副严肃认真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骗孩子说原因是饭吃得太少。孩子信以为真,信誓旦旦表示以后会多吃饭,多长力气帮忙干活等等。
碓屋还是一个促进小年轻感情升温的地方。以前的年轻人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动不动就是满口情爱。就算双方有好感,也不好意思开口,用上迂回战术——干活时前去搭把手,情况自当不一样,也是追姑娘时显得自然而又不失面子的好方法。舂米粉最起码需要两个人,一个踏碓板头,另一个在米臼边不断捣米到碓头下,快舂好时要边舂边过筛。小伙子如果看上哪位姑娘后,会假装无意间路过此地发现姑娘在舂米,赶紧热情地前去帮忙,一臼米粉舂好,一段好姻缘也随之拉开序幕。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平时的碓屋是一个像妖洞的地方,因为听过很多有关这里的鬼故事,从门前路过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一跃而过。可当碓屋里舂米粉的声音一响起,那里就变成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地方。年前节前,天还没亮里就开始传开舂米粉的声音,一直到晚上夜很深才结束。
后来,随着高压电的进村入户,听到这样的响声,次数一年比一年减少,并在不经意间完全消失了,碓屋也声音彻底消失之后没不久便倒塌了,变成一片废墟。
如今回去,每次如同一个匆匆的过客,碓屋那里到底是枝繁叶茂,还是一派残桓断瓦的萧条样,我不得而知。很多事相见不如怀念,不管成为怎样的情景,还是随它去吧。就让曾经伴着我醒来,又伴着我入梦的“吱扭——嘭”声,像一首动听乐曲在脑海里慢慢吟唱,这样已经极好。
“碓”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念,一直不知道,一次去风景区游玩时,看到查过才懂得读dui。明白了是小时候用过的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百度解释为主要指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翻车碓、斗碓或鼓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米,辣椒干……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值得注意的是,立式水轮是最恰当最经济的应用,正如在水磨中常常应用卧式水轮一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自己村里没有水碓,基本对此没印象,现在能想起的还是自己村里的脚踏碓。脚踏碓的原理跟水碓一样。
碓是历史产物。过去生产力底下,无机械化时,智慧的先人同样没有被生活难倒。比如北方的石碾子,老家牛拉的大石磨,脚踏碓……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历史产物已经被高效率的机械化所淘汰,可每每想起,内心总能搅起阵阵涟漪,久久难忘。
记忆中的脚踏碓跟牛拉的大磨在同一个房子里,习惯上称碓屋。我们五十多户的小村里就有着三间碓屋。可见以前脚踏碓的利用率有多高。三间碓屋分别是三大家族建立,一般谁都不会去别家碓屋,除非自家太过拥挤。
脚踏碓顾名思义是用脚踩的,同时也叫踏碓。构造很简单,长方形的立体粗木架下面,框架固定在地面上。下面框架内的地面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坑,两边是两块木板连接前后框架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方便脚踩在上面。上面两边是两根拳头般粗的木棍连接前后,固定框架的同时当扶手用,前头竖面框架靠近下框架木头处,装有热水瓶一样粗的转轴,中间穿过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杆称之为碓板,长约两米,粗约碗口,刚好跟转轴形成一个十字,另一头连着短木柱,木柱底部装有圆形光滑的石碓头,石臼埋在地下,臼口跟地面齐平。舂东西时,如同压跷跷板一样,人站在框架内,一只脚踩在旁边木板上,一只脚踩碓板头,压下去,碓头翘起,脚放松,碓头舂进石臼,然后用脚继续用力踩,转轴处发出“吱扭”一声,碓头扬起,“嘭”的一声,落在石臼里,不断重复,米粉等物就舂好了。
印象中,碓屋是一间很简陋的房子,一边放着牛拉的磨玉米粉大磨,一边放着踏碓。里面的卫生状况真不怎么样,首当其冲的是牛拉磨时屎尿随地解决,沿着磨圈外围一周的牛路上屎气冲天。不知何故,去碓屋的没人会刻意唔着鼻子进出,对这里的味道好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似得。
踏碓平时用的频率比较少,热闹当属年前节前。只要听到碓屋方向传来“吱扭——嘭”的声音,预示着马上就要过节或过年,这个响声就如闹钟一样准确。也是孩子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看似简陋的碓屋,也不是一味得冷冰冰,记忆中村庄里有许多跟我一般大的孩子,嬉笑打闹过后,会时不时比拼各种干活的技巧,熟练程度,其中舂米粉就是其中一项。六七岁的孩子已经会去碓屋帮忙舂碓,那么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大的力气踩下碓板,一般都是大人踩时在边上凑个数,使出浑身解数,憋的满脸通红的小屁孩以为真是自己的力气大,自告奋勇要求一个人踩,以便可以在伙伴面前炫耀一下。谁知碓板纹丝不动,一点也不听使唤。孩子只好急得双脚同时踩上碓板,全部重心压上,碓板好像故意逗他,依然没有理会。大人看着已累的满头大汗的孩子一副严肃认真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骗孩子说原因是饭吃得太少。孩子信以为真,信誓旦旦表示以后会多吃饭,多长力气帮忙干活等等。
碓屋还是一个促进小年轻感情升温的地方。以前的年轻人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动不动就是满口情爱。就算双方有好感,也不好意思开口,用上迂回战术——干活时前去搭把手,情况自当不一样,也是追姑娘时显得自然而又不失面子的好方法。舂米粉最起码需要两个人,一个踏碓板头,另一个在米臼边不断捣米到碓头下,快舂好时要边舂边过筛。小伙子如果看上哪位姑娘后,会假装无意间路过此地发现姑娘在舂米,赶紧热情地前去帮忙,一臼米粉舂好,一段好姻缘也随之拉开序幕。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平时的碓屋是一个像妖洞的地方,因为听过很多有关这里的鬼故事,从门前路过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一跃而过。可当碓屋里舂米粉的声音一响起,那里就变成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地方。年前节前,天还没亮里就开始传开舂米粉的声音,一直到晚上夜很深才结束。
后来,随着高压电的进村入户,听到这样的响声,次数一年比一年减少,并在不经意间完全消失了,碓屋也声音彻底消失之后没不久便倒塌了,变成一片废墟。
如今回去,每次如同一个匆匆的过客,碓屋那里到底是枝繁叶茂,还是一派残桓断瓦的萧条样,我不得而知。很多事相见不如怀念,不管成为怎样的情景,还是随它去吧。就让曾经伴着我醒来,又伴着我入梦的“吱扭——嘭”声,像一首动听乐曲在脑海里慢慢吟唱,这样已经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