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实事求是评赵构
第三节 交权杖
“绍兴和议”后,赵构享受了二十年太平生活,公元1161年九月底,完颜亮渝盟南侵,赵构平静的帝王生活被彻底打破,此时赵构年已五十五岁。对于帝王来说,这个年纪已经是老年了。帝王的职责所在,得为祖宗江山社稷、为自己的朝廷负责,再老,也得强打精神应付下去。
十月,在宰相陈康伯的劝说下,赵构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下诏亲征,赵构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一反常态亲赴前线,实在让人费解,假如,二十年前他有这份壮志和担当,是否会成偏安一隅的局面,历史没有假设!也许,赵构内心早已做好了另一手准备,是输是赢,就这一锤子买卖,后事全部交给后人处理,所以才有这回光返照式的壮举!
十二月十日,赵构从临安起驾,北上御驾亲征抗金,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镇江,相比以前金军来,就撒丫子跑酷的状况,此次赵构不退反进,尽管完颜亮此时已亡,可金国大军尚有几十万在长江北岸,双方还在交战,赵构有此一举,应该说鼓足了勇气。
公元1162年正月初一新年,赵构在镇江渡过,第二日便起驾去建康,初五日抵达建康。在建康,接见了起复的张浚,张浚被闲置了二十年之久,此时两国交战,作为最坚定的主战派,起复正当其时,张浚重新登时历史舞台,此时六十六岁,后两年,还发挥了余热,以后再讲。
赵构在建康呆了一个月,二月初六日,赵构从建康起驾,于十八日回到临安。
赵构从建康回临安不久,便对宰相陈康伯、朱倬、参知政事汪澈透漏出,有禅让皇位给建王赵玮的意思,陈康伯、汪澈摸准了赵构脉搏,赵构不是试探,而是真心想禅让,都表示赞同。陈康伯还特意暗中建议,先为建王赵玮正名,让天下人都知晓,禅让是赵构的旨意。
而朱倬却冒冒失失地密奏:“靖康之事,就是因为传位太快!何不从长计议?”对两位宰相的建议,赵构是是什么态度呢?五月二十八日,赵构下诏,立建王赵玮为皇太子,更名为赵眘。朱倬一看赵构玩真的,吓得一哆嗦,连接上疏要求辞职。
六月初九日,赵构加赠赵眘已故的亲生父亲赵子偁为太师、中书令、追封为秀王。十日,朱倬被罢免宰相。
六月十一日,赵构下诏:皇太子即皇帝位,赵构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吴皇后称太上皇后。从这天以后,赵构深居德寿宫,颐养天年,直到公元1287年以八十一岁高龄驾崩,也就是说,赵构做太上皇,整整做了二十六年。
那么,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赵构要主动退位、采取禅让形式交接皇权呢?史书当然不会记载原因,笔者分析,不外乎有如下缘由。
第一,欲改变既定“议和”国策。“议和”是赵构即皇帝位后就制定的基本外交国策,“绍兴和议”前,赵构一直沿着这条方针政策和金国打交道,这条政策,既有面对现实的考量,也有雄心壮志缺失的短板。所以,赵构打着迎二帝、迎太后的幌子,受尽屈辱,达成议和,稳定了半壁江山,巩固了皇权统治,维持了二十年和平。但“议和”在民间的议论肯定不中听,大宋向金国屈膝称臣,也让主战派指责,更让人糟心的是,金国还不依不饶,举兵南下。赵构也想改变政策,和金国好好干一仗。因此,即使完颜亮被杀,金军主动提出议和,赵构却采纳主战派宰相陈康伯等人的建议,不予理睬,反而下诏进兵。金国新皇帝派使主动示好,赵构还是听从陈康伯建议,回的国书采用“敌国礼”。但“主战”和自己的一贯政策“主和”政策相悖,于是,赵构想到禅让,将战事交由新皇帝处置,这是最好选项。
第二,欲平安交权。赵构没有儿子成年,选了同辈赵子偁的儿子赵眘为继承人,这事朝廷内外都知晓。赵眘从六岁入宫被赵构抚育,前后三十年。赵眘此时三十六岁了,储备继承人被储蓄了近二十年,这在大宋朝前所未有,即使是亲儿子,也有微词,比如后世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有心急的心态。与其让他等得心急,不如主动交权示恩!
第三,欲脱身政务烦扰。用他禅让诏书所说“朕宅帝位,三十有六载…忧劳万机、弗遑暇佚,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藏…”他册立皇太子的诏书则说“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总之,他觉得这个皇帝宝座,负担太重,压力太大,他要撂挑子!从他退位依然活了二十六年来看,他说的是心里话,不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第四,杜绝诸如英宗朝的“濮议之争”事例再次发生。英宗是仁宗的养子,即位后不久,就提出要将他死去的老爹濮王赵允让追封为皇帝,他在位五年,为这事朝廷就争了五年。赵眘是赵子偁的儿子,如果赵构死后,赵眘即位,也来这一出,不仅浪费朝廷大量精力,意识形态也搞混了,还打了躺在棺材板里的赵构老脸。如果赵构主动退位,这事儿赵眘不好做,更不敢做!
当然除了以上四个因素,赵构也许还有两点上不得台面的想法:
一是有“躲”的想法。双方还在交战,鹿死谁手未可知,假如兵败,作为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自然也是敌军的重点目标,一举一动,全在敌国重点视线内,躲不方便躲,逃不方便逃,而作为太上皇则不然,形式不妙,可以先行“鞋底抹油”。
二是有“验证”的想法。你们主战派指责我赵构不抵抗,好,我现在交权,让新主率你们抵抗。如果打胜了,那是我赵构英明决策,主动退位,选人正确;打输了,呵呵,我赵构早说过,打不得吧?还得谈才是!你们看我以前的决策有错么?总之,不管输赢,他赵构都英明!大家看看,这算盘,赵构拨弄得多精明?
佐料:《宋人轶事汇编》卷三“高宗”71、73、77条,再来看看另类赵构。
赵构策进士,有考生未注意,试卷上没有避赵构名讳,赵构见了,说道:“朕岂能因为自己一个名字而妨碍别人进取?”
有厨师做混沌不熟,被送大理寺狱,有戏子打扮成士子模样,相互问生年,一个说甲子生,一个说丙子生。另一位戏子在旁边道:“这两人该送大理寺狱!”
赵构问什么缘故,戏子道:“餄子饼子都生,和混沌不熟罪名一样!”赵构大笑,厨师被赦免出狱。
赵构晚年,刘妃深受宠爱,因而娇惯奢侈,酷暑时用水晶做脚踏,赵构有次偶然看见,他一贯提倡简朴,见此心中有气,但他是怎么教育的呢?赵构既不骂,更不打,而是命宫人拿了其中一个水晶脚踏,作为自己的枕头睡觉。刘妃见了后,惶恐知罪,连忙命人撤去水晶脚踏,自此后宫无人敢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