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从小教孩子科学使用钱外,从孩子八九岁开始,犹太家长就鼓励孩子通过劳动来挣零花钱。有一天,我儿子带回了一张萨克斯演唱会的门票,一看门票价格只有两谢克尔,原来是儿子同学自己举办的。听儿子说,这个孩子家里算得上当地很殷实的中产阶级,他开个演唱会,除了他有分享音乐的渴望外,还因为他正在积累自己的账户。账户是他爸爸帮他开的,里面已经叠加了他为家人清洗汽车、打扫卫生间、在家门口摆地摊、在面包房帮忙做促销等一系列用汗水换回的报酬。
难道他爸爸是个守财奴?难道他爸爸不爱孩子?在学校后来的家长恳谈会上,我见到他父亲并向他请教,他父亲说:“在我看来,这个账户可以让孩子从小明白一个原则:不能不劳而获。
犹太人有一个算式:
好分数=好学校
好学校=好文凭
好文凭=好工作
好工作≠事业成功
这个算式并不是说犹太人不尊重知识,相反,对每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个或几个博士更为荣耀的了。
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很多,占人口的比例很高,这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但是,犹太人更看重对知识的运用——智慧和能力。他们把有知识而没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视为的毛驴”。对犹太父母来说,他们爱孩子,愿意支持孩子读博士、博士后,但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拿到一纸文凭,而是帮助孩子拥有实现美好人生的能力和素质。
正因如此,犹太人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从小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犹太父母会告诉他的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初到以色列时,沙拉以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家庭,后来她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做工时才发现,富有的犹太父母更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
她做工的那个家庭有一个读小学的男孩子,虽然家里有很多名车,但是基本不用来送这个孩子上下学。无论刮风下雨,男孩子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如果他想要一双向往已久的球鞋,他的父母会建议他每天晚上洗一次碗筷,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他的父母说,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不劳无获的“有偿生活机制”在犹太家庭教育中由来已久。犹太人数量少,为什么能人才辈出呢?这一直是人们渴望知道的问题。有偿生活机制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秘诀。世界富豪洛克菲勒,从小就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候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本,而后与父亲结算。这件事他做得很认真,并感到神圣且趣味无穷。
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洛克菲勒共有五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按照年龄发放: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1元,十二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
犹太家长从小给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犹太父母会告诉他的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
尤其是富爸爸们对这个口号更是鼎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在犹太父母看来,优越的家庭条件并不一定是好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正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特别狠心特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