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荷,现在准时过来打卡啦。
今天妹妹发信息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说大概一月份吧。
“那也好,等你回来,差不多也要过年了。”
是啊,2020年也快进入尾声了,那批“90后”,今年都30了。
01
我生在98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个95后,但90后这个词里,往往也包含着我。
这些年社会的变化,着实很大,而我们既是享受者,也是目睹着一切发生的人。
读中学的时候,每每讲到与历史有关的东西,老师总让我们回去多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那可比书里写的详细多了。
我明白,他们说的当然比书里写的详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说的都真实发生过。
因为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他们的脚步曾踏在旧时的长满青苔的石板上,他们的声音,也曾在早已飘散的岁月里留下过蛛丝马迹。
而现在的90后,大部分都已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他们以后也会给孩子们讲自己那个年代的故事。
但那些故事,已经很稀有很珍贵了。处于世纪之交我们,一边努力保存以前的记忆,一边接受着当下浪潮的冲击。
无奈的是以前的记忆消失得太快,赶不上年龄的脚步,新时代的记忆又翻涌而来。
于是,90后成了挣扎在逆流中的人。
一边逃开父母,往大城市里跑;一边又找不到归属感,常常在深夜里想家,泣不成声。
想靠双手和实力闯出一片天地,却又被迫在时代里负重前行。
期待着成家立业,有个落脚之地,也害怕过年回家,总会被长辈催婚。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在那些90后身上,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02
去年年后离家时,表哥说今年可能不想回去了,当然,这是他悄悄告诉我的。
我没问他原因,因为我大概领悟得到。
他的工作是某传媒公司的部门主管(老大),算不上令人多羡慕,但也还算体面。拿着还算可以的工资,算不上富裕,但也能过好一份单身生活。
在北上广那样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有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养得活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说他没想太多。
90后未成婚的人群里,他是其中之一。今年30岁了,还没结婚,甚至连个对象都没有,但他并不着急,还常常自我调侃:“没办法,我不是高富帅,人家看不上我。”
他心态很好,做什么都脚踏实地的,有自己的原则和考量,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但今年,是他被公开逼婚的第三个年头,他终于受不了了。
我也常常调侃他:“你再不结婚就变剩男了,到时候不怕没人要吗?”
他先是笑笑,随后扔给我一个白眼,“小屁孩,管好你自己的学习吧。”
唉,想想看,时间可真快啊,当时一谈起来就被贴上年轻标签的那一代人,如今都30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了单身贵族。
这个时代,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还有相亲。那批“90”后,开始被推到奶茶店(咖啡店)的椅子前,坐下来相互自我介绍。
然后在接受和逃开这两种选择间徘徊不定,一边想家,一边害怕回家;一边渴望利用假期放松身心,一边恐惧节日来临。
尤其是像春节这么隆重的节日,再为难也没办法不回去,除非真的订不到票。回去后,再为难也没办法不团聚,不然说不过去。
03
说到春节,我不禁想起了“90后”那代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当然,“90后”那代的春节里,也有我自己)
那时候的春节,是真的很有“年味”,而现在的春节,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我们心里都懂,也知道缺了什么,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我一年一年长大,感受到的乐趣一年比一年减少,基本的仪式感还在,只是最重要的人情味,可能回不来了。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过年是件从年初盼到年尾的大事,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轻松愉快的假期,那身崭新靓丽的衣服,那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小孩们以年龄划分群体,各有各的游戏乐趣,老人们扎堆坐在石板上,朴实的笑容写满岁月的痕迹。
而现在的春节,每人一台手机忙着抢红包,连饭桌上的闲谈,都很难再听到,更何况像以往那样夜不闭户,互相串门呢?
这几年,小孩们都不怎么喜爱玩鞭炮和烟花了,因为他们有了王者XX、和平XX。虽说爱玩的天性还算保持着,但他们身上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戾气。
游戏里的互骂我亲眼见过,也亲耳听过,甚至不止一次。
我看着那群正在成长的小生命,缩紧身子蹲在墙角,一边对着手机破口大骂,一边保护着手机以免被旁边人抢去。
看着看着,还是觉得“90后”的童年好玩一点,那种纯粹和天真,没有沾染到一丝社会的气息,都源于孩子的天性。
可惜,他们今年30了,早已向童年告了别,接替他们的,还会有一代复一代的孩子,但遗憾的是,年龄在被复制的同时,乐趣却被丢失了。
写在最后:
总想写些特别的东西,致我们那些逝去的青春,逝去的岁月,还有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年华。等那批“95后”30岁了,我还会再来。
可以来公众号【西荷笔记】找我呀,不会让你失望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