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0年,我卧于病榻之上,等着自己生命最后的流失。也就只有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不需要再用那个看似高贵却整整束缚了我一身的称呼——“朕”。我名朱翊钧,10岁登基大宝,主政大明王朝48年,在位期间,我朝年号万历。临死之际,我不知道后世之人会如何对我进行评价,不过大抵不会有太多好评就是了。众人皆看帝王世家之荣耀,可又有谁能明白身为帝王之无奈,无奈于天下大事,也无奈于自身家事。哎,是非成败转头空,仔细想想,我人生唯一的幸事也就是我的爱妃可以一直常伴在我左右。但终究还是辜负了爱妃,没能将常洵立为太子。
回顾我的一生,可能最快乐的时期还是张师陪伴我的那十年吧。尽管张居正这个老家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我十年间对他产生的敬重一朝化为痛恨。但不能否认的是,张先生陪伴我的那十年,是我做皇帝最尽责的十年。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朝政治、经济、社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挽自我太爷爷、爷爷当皇帝那些年国家产生的衰败之势,在外人眼里,我也姑且能算一个振兴大明颓势的中兴之主。那个时候,我也还没遇到郑贵妃,更没有遇到因为与贵妃之爱而产生的后面让我一生而烦心的事情。我于冲龄即位,尽管初登皇位之时,我也满怀雄心壮志,想要不辱太祖之威名,带领大明王朝走上新的辉煌之路。但我也明白,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张先生的督促和辅佐,我断然不可能开创所谓的“万历中兴”。对待张先生,我内心是很复杂的,年少之时,我敬服于张先生的威严和能力,但对他的束缚,我又有时会感到不耐。说他结党也好、营私也罢,终究也就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在作祟。相信不仅张先生,每个人都会这样。想想也真是有意思,当年张先生死后没多久,我对他清算的那么彻底,反而到自己将死之时,又开始念起他的好来了。
张先生死去的那一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那刚好是我当皇帝的第十个年头,也正是在这一年,我碰到人生唯一的知己——郑贵妃。不像其他的嫔妃只会一味的贪图享受、争风吃醋,她是真正懂我的人。现在想来,当初与贵妃一起在深夜里读圣典之书,忆先贤往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古人常云:红袖添香,莫不如是。但最令人愤怒的是,朝堂百官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我,甚至于总是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尤其是在我与爱妃的事情上。常洵是我与爱妃之子,也是我最喜欢的孩子,我想立他为太子,这有什么错呢。反正,不管谁当皇帝,都要受到那群文官的掣肘,甚至于成为他们集体意志的代言。我身为一个皇帝,连立太子都要受到他们所谓“废长立幼是大忌”的不断阻挠。我真的是受够这群朝臣了,一个个在朝堂之上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私下里又各结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停纷争。人的心是会变的,在我刚当皇帝的那十年,我当时真是一心想着振兴我大明王朝。朝堂之上,以张先生为尊,百官看似团结一致,而我也天真的认为此乃大兴之兆,每天总是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忙碌于朝堂之事和经筵之席,但张先生死后,我得知了他的另一面,这真的让我为之震惊。我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理解了人的复杂性,此前内心的充实感逐渐开始动摇。明明还只是20多岁的年轻人,但我却真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百官总将他们的集体意志强加于我,而我有时候真的看不透他们背后的真面目。母亲李太后从小对我严格要求,期望甚高,但我又得时候又感觉她不是在培养自己的儿子,她只是在培养一个巨大国家机器的执行者。只有与郑贵妃呆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感到真正的放松。贵妃给了我想要的爱,我却不能将我们的孩子立为太子,而这又都拜那群文官所赐。估摸着就是因为这样,我在之后的近三十年里,心一横,就再没有上过朝。没有上朝,就不用看到那些令我恶心的嘴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但现在想来,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愧疚,也许当时的自己真的是失望透顶,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大明王朝在这个期间没有彻底塌掉,不得不说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三十年来,我尽管没有面见过朝臣,甚至于连官员的任免之事都很少在意,但对天下之事,我还是依然尽了最后一些皇帝的责任,让这大明王朝维持了明面上摇摇欲坠的稳定。
在我与文官集团无声抗争的三十年间,我也想过对与错,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站着不同的角度,这一切似乎又很难辨别。临别之际,我发现,可能一些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比如太祖自以为是的废除了宰相制,又天真的创立了所谓的军户制度,混乱的引子早已经埋下。身为帝位的延续者,我的路从一开始也许就已经铺好,不管合不合我的意,在张先生的督促下,又在文武百官笑吟吟的注目下。如果当年没有遇到郑贵妃,也许这一切,都会按照已有的设定,我秉承着中兴之帝的威名,兢兢业业的完成皇帝的任务,过完了令所有人都满意的一生,死后将皇位传给下一任,带着下一任皇帝给我定的谥号去见太祖及诸位先祖。但人生没有如果,遇见就是注定。遇见贵妃,仍然是我之幸事。是非成败,在我死后,自由他人盖棺定论,我想改也无力去改变,又何必在意呢。
北方硝烟渐起,女真渐渐开始露出了它的獠牙;朝堂之上,各种党派纷争,文官们喋喋不休,连我也能感受到帝国离末途已经不远。但奇怪的是,民间社会却在这个时候呈现一种繁荣的景象,百姓的生活仿佛比以前更加丰富,社会行业种类也在持续增加。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难道是我们这个王朝拖累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令我浑身胆寒,却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当年努尔哈赤隐而不发,伺机而动,当真正意识这个隐患时,却发现当年这个不起眼的建州女真部落的酋长已经成为了一头猛虎。而我朝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武松,可以降服这头猛虎。萨尔许之战的失败,也让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帝国东北方向的阴云越来越厚,在这个时候,我也想起了李成梁将军,如果他还在的话,情况应该不会如此糟糕吧。尽管张师生前身后两重天,但不可否认,他识人断人的能力还是强。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人,我朝再多两个,那后金努尔哈赤也不至于如此嚣张。不过我也明白,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好的将领,而是因为帝国一直以来的军队建设问题。腐朽的军户制度、混乱的军备调度制度、陈旧的作战战略战术,这些都已经注定了帝国面对厚积薄发的后金时的失败。
我的寿命无多,不论有心无心,这未来之事也只能交由后世之辈来处理。一切自有天注定,大明王朝之兴亡也不再是我能决定的了。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但我依然感到庆幸,因为贵妃依然陪在我身边,只是可惜洵儿只能是福王了。临了之际,我还是感觉有点愧见太祖,因为这一次,大明可能真的要亡了!
后记:初读《万历十五年》,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疑问万历十五年有什么特殊之处。说实话,本书我读过两遍,但依旧不太明白这个问题,但渐渐的,我不在纠结于此,相信黄仁宇先生想要带给大家的体会和感悟也不是让大家卡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正如黄老师所提倡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他们不仅仅是教科书中公式化的形象: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鲜活而又极度复杂的,正如文中提到戚继光时说到“一个英勇的军人不一定同时就是廉洁的将领”。而一些感觉令人惊诧的情况,那恰好就是历史史实,我们不能否认。不同角度的历史人物的解读,就是我从黄先生书中获得的最大感触。因此,我也想换个角度,穿越时空的阻碍,来到万历的内心,尝试这样一段独白,不喜就喷,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