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故事。尤其对女性来说,不管故事里还是故事外,那种向上的温暖人心的百折不挠的永恒的力量,让人心生怜悯和敬畏。同时,备受鼓舞。
作者名叫杨本芬,60岁开始写作,80岁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秋园》。之前她从未从事过任何关于写作的学习和训练。只是凭着对文字的热爱或如她自己所说:只需顺应天命而写,且一写就停不下来了。杨奶奶目前已出版了三本书,除了《秋园》,还有《浮木》、《我本芬芳》,这三本书被称为女性三部曲。看完这三本书,不得不感慨所谓“天命”一类的东西大概和天赋是同宗同源吧,神秘莫测却又有一种冥冥中的安排。
这种冥冥中的安排促使花甲之年的杨奶奶在厨房写作,在家务的间隙中写作。写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写尽两代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杨奶奶说“我也感到奇怪: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主人公秋园,是以母亲梁秋芳为原型,写了母亲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真诚质朴的文字透露着对母亲一生颠沛流离的悲悯和无以忘怀。
1919年,生于洛阳的秋园五岁了,彼时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一门心思的在雨后的屋檐下戏水。故事开始了。此后的漫长人生,无数的苦难在等着她。
1926年,十二岁的秋园失去了三位亲人。她的童年时代结束了。此后的悠悠岁月里,秋园生下六个孩子,带活三个,夭折三个。四十六岁,她埋葬了丈夫。随后为了活下去带领孩子随亲信奔赴湖北,后改嫁。这一去就是二十年,直到第二任丈夫又去世,秋园又返回湖南。
2003年,活到了89岁的秋园终老于湖南。整理遗物的时候,杨本芬写,在秋园的棉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零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零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一个女人的一生,仅寥寥数语道尽了秋园80多年生活的万般滋味。去世的前几年,秋园常说的话是“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过了。”多么熟悉的话。我的外婆也是八十多岁去世的,也说过类似饭做够了,活够了,不耐烦活了的话。外婆生养了八个子女,一生几乎没有踏出过那个挣扎了一辈子的小村庄。小时候经常听妈妈和外婆讲起那段“饿死人年代”的故事,继而教育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书中诸多情节似曾相识,数度哽咽。这一代的女性从苦难中开出花,用尊严和善良撑起了一片天,活出了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