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几乎人人都说过一样一句话:“有舍才有得,不舍哪来得?”“舍”与“得”虽是反义,但却是事情的两面,似乎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敌人,但同时又像是一对亲密的伴侣,即对立又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舍”是放弃,却成为成因,结出了“得”的结果,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于,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都在舍与得中达到和谐与统一。“舍”是“得”的因,而“得”是“舍”的果。不懂舍得的人不会有所得,有所得的人是因为曾经的“舍”。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才是“舍得”的真谛。
世间的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对此,很多人给自己的心灵加了一把铁锁。于是,生活的欢欣和幸福都被锁住了,庭院深深,长满青苔。一个人被名缰利锁所羁绊,在横流的物欲中随波逐流,怎么能够解脱呢?
这些人没有领会到“舍得”的精髓,这也是他们生活越来越苦闷、越来越疲惫的原因。在“舍”与“得”之间,大多数人都喜欢“得”:得到利益、得到尊敬、得到地位、得到荣誉等。于是,他们一边生活,一边不停地去追求、去索取,结果,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以致最后压弯了他们的腰。这些人的目光紧紧地盯在了要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上,而忽略了与“得”唇齿相依的“舍”。他们应该明白的是:假若想要得到太多,那么终将失去;要想活出精彩,就要懂得舍得;只有先舍,才能有所收获。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于是他就上街乞讨。有人左手拿着1文钱、右手拿着10文钱,问他选择哪一个,小男孩只拿了一文钱,不拿10文钱。起初人们认为小男孩心善,不好意思破费人家更多的钱。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还是只拿1文钱,不拿10文钱。于是这个只拿1文钱不拿10文钱的小男孩的名声就传出去了。越传越就有人拿钱来让小男孩选择,在这些人面前,小男孩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拿1文钱,不拿10文钱。甚至有人为了取乐,反复拿出1文钱和10文钱放在小男孩面前,就是为了看小男孩只选择1文钱的傻相。一位哲人见此情景,深有感慨,摇着头走了,人们纷纷尾随其后,询问其原因。哲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小男孩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智者,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舍与得的智慧。如果他拿10文钱的话,他就跟别的乞丐一样了,就不会有人故意拿钱给他了。”
这个小男孩可谓深知“舍”与“得”的精髓,他深刻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在面临选择时能看到事物的大体趋势和重点,懂得舍弃后才能有大得的道理。
“舍得”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舍并不意味着放弃,而在于将来更高层次的获得。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一种可取的、清醒的人生观。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真正的事业上,在“舍得”中成就自己。懂得放弃,说明这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真正懂得如何驾驭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