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我的关键——要找到适合你的回应
说明同一个道理:“我”发出了声音,就希望要到一个好的回应。这里的我,就是指我们心中的那个“自我”。
如果说,自恋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那么这个需求衍生出来的,也是非常直接和本质的需求,就是当“我”发出了声音,这声音可能是表达、欲望、需求,也可能是快乐的分享,“我”都希望,能听到“你”的回应。
“你”在,所以“我”存在。很多哲学家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意思是,“你”给出了“你”的回应时,“我”才能确认,“我”是存在的。
所以,想完善自我的朋友,可以看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需要在丰富的关系中,借助各种好的回应,来完善自己。
自我结实程度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回应,这是人性使然,并不是所谓的“上等”、“中等”和“下等”所决定的。
比如,小婴儿都是脆弱的,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积极的回应。也就是,不管小婴儿发出什么信号,养育者都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并传递出这个信号——宝宝你太好、太可爱了,你怎么样都可爱。
在良好养育下,通常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个小小的自我。这时候的孩子就能承受一些打击了,父母不必全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
等孩子的自我变得更强大的时候,就可以对他“直指人心”了。
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心理发展历程,所以精神分析治疗乃至其他心理流派的治疗,才有了三个层次:
对自我脆弱的人,基本都给予支持;
对自我尚可的人,支持和分析一起使用;
对自我完整的人,就可以制造“匮乏性环境”,逼他更好地认识自己。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形,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家人、朋友,比如:
如果你的自我非常脆弱,很多朋友说,自己的自我稳定性只有1-2分,那么你就可以多去结交温和、善良,喜欢鼓励别人的人。
如果你的自我越来越强,就可以交一些诤友了。
但现实常常相反,自我越是脆弱的朋友,越容易去交那种总是无情攻击自己的人。听了这个,你也可以反思一下,换个结交朋友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