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大四了,大学四年,有两年在做新媒体。作为学生,上课是我的主业,那么做新媒体就是我的副业。
一开始做副业是为了自己交学费。
我学费一年一万五,艺术类学院学费比综合类学费贵出好几倍。
过了18岁生日之后,觉得自己不能老问家里要钱,总感觉问的时候怪不好意思。
可能是我比较偏执吧,也不想贷款,负债有压力。我这人不能欠人钱,如果欠别人钱没还,就憋得慌。
大一的时候,第一个国庆假期我去兼职,结算下来赚了六百块钱,给我妈充话费充了两百。余下的攒起来。
大一兼职可杂乱了,去兼职话务员,人家嫌弃我有南方口音,怪了,我自己怎么没听出来。去服装店卖衣服,去美术培训机构当美术老师。
从早上天亮忙到晚上天黑,回宿舍的路上,差点没爬回去。
赚到钱换了一个新手机,结束一天工作,打开微信步数,最猛的一天居然走了两万多步,我服了我自己。
大二上学期专业作业多,每天抱着电脑啃作业,不能四处溜达找工作,于是找网络兼职。
隔壁同学介绍刷单,说动动手指头,一个礼拜赚几百,然而学校挂了一横幅,“任何刷单都是骗子”,我一勤勤恳恳五好少年,当然不能做这种违法的事!好吧,我手机没内存带不动。
也有过其他网络兼职。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陆陆续续在晋江上面发表文章,每次一更新就万字以上,阅读量少得可怜,但是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爱好吧。
我的爱好就是写文,现在能想起来能吹牛的一件事,高三模考我语文成绩考过全县前三。
我也没有很多爱好,为数不多的喜欢不能丢。
再者,别人一是做成自己喜欢的事了,二又赚钱了。文章出版又再版,没有哪一个写文的作者不想自己的文字出版印成铅字。
后来陆陆续续在晋江写了十多万字,申请签约被拒绝三次。我很挫败,问同行,她们告诉我,说我的文太寡水了,不够爽,网文得金手指,得起起伏伏,让读者有坐过山车,飞一样的感觉~
无论是大过山车还是小过山车,总之,飞起来就对了。
那时候,每天晚上在放弃与咬牙间徘徊一百次。
但是每次一更新,有零星读者催更,我还是觉得不能辜负每一分喜欢。
我写呀写,写呀写,好了,过了几个月,我怀疑那一位一直催更的网友是我身边朋友伪装的。
我问朋友,我每天熬夜码稿码得眼睛都瞎了,还不求盈利,怎么就没几个人喜欢嘛。
朋友一针见血,说我不适合写长篇,还不肯面对自己不擅长写长篇的事实,活该累死累活还不讨好。
大二下学期,偶尔翻到公众号征稿的信息,一篇公众号文章投稿300到500块,贵的还有一篇1000块的。
我挑选了几家公众号试水投稿。
可能是长篇写惯了,短篇我写得很快,结果投稿前几家又石沉大海。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多挫败,白天丁点事打开便签记下来,晚上想题材整宿睡不着觉。在网上写稿本来就风险大,没盈利很正常,有收获才叫幸运。
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我这类最多算自认有才华。
没抱希望又写了几篇过去投稿。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收到回信是周六下午。有一家编辑通知我,我的稿件过稿了,后续还需要再改改。
改了一下午,最后收到支付宝转账稿费300块。
给我妈发了一百块红包。
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觉第一次投稿就像一道门槛,跨过去了,后面的路就平坦了。
右面持续给一些公众号写稿,一个月写的文章有时多,有时少。大二下学期,一个月写三四篇几千字的稿子,一个月能有1000块钱左右。
但是这份收入总归是不稳定的。
后来我决定自己办公众号,这样自由盈利,文风还能自己定,没想到办号过程比我自由写稿苦五十倍。
前半个月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永远是个位数,好一点有两位数。
关注我的人很少,没别的办法,只能干巴巴地写。
我没有白天黑夜,没有时间概念,只有文章字数。手机便笺上密密麻麻记录一些灵感和策划大纲,网易云音乐里长期没有新歌单,播放量最多的永远是阿尔法脑波音乐。
经历一系列猛如虎操作,总算有点起色。
公众号从大二下学期运营到大三上学期,7个多月的时间。
有比我还新的新手加我,问我粉丝量怎么涨上去的,我一时间居然卡在那回答不上来。
就,挽起袖子干呗。
整个2018年,我过得很充实,对接客户,写稿件,建社群。
这是最开始在贴吧的记录贴,在晋江写文养成的浏览量记录习惯。后来断更了。
断更原因是太忙了,偶尔想着就去记录一下。
那时候公众号运营7个多月,粉丝将近两万,还没到两万。
一个月接四到五篇广告,一篇头条广告的价钱是1000块,价钱不稳定,价格随阅读量稍有浮动。
另外还有文末的流浪主,点一下广告有一块钱的收入。
每个月会去其他官方的大公众号投稿,再赚一些收入,月底差不多六七千块的总收入。
如果再勤快一点,两个月赚到一个学年的学费也不难。
记得初始我的粉丝不到一百人,我看着同行阅读量有好几百,觉得那人真是厉害。
后来我的阅读量破千破万,我认识的人也不止于此了。
做公众号两个月后,我悟出来一个道理,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了解所在的行业,只须问他知不知道行业内最顶端的人是谁。
如果他能说出来好几个人名,并能说出这些人的具体成绩,这才算是眼观全局,踏进了第一道门槛。
我最开始知道的个人公众号博主,是在南京上大二的木山,和我一样喜欢五月天的袅袅,满世界旅行的Toly,都是和我年龄相近的大学生,他们展现的生活,五光十色且热气腾腾。
之后陆陆续续有过几次合作,我打开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人从老师同学,发展成散布在全国各地做新媒体的朋友。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行业内的小公众号越来越难走了。
前段时间我把公众号断更了四个月,抽身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可以看这里:
因为大学做新媒体经历,我去了行业巨头的五百强广告公司实习。
我本身学的动画专业,去了广告公司实习,听起来似乎完全挨不着边的两个行业。
得亏我大学副业做了新媒体,什么都会一点儿。
我想做些新的尝试,索性就去实地体验了。
朋友圈列表里各行各业的人顺道翻了一番,公关,网红,纽约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的留学生朋友,在前公司每天坐飞机上下班的上司(我第一次听到这种出行方式)。
10月份国庆节,一扫朋友圈定位大多不在国内,柏林、丹麦、马德里全球打卡。
诚然他们的好坏与我无关,但我的视野因为他们有了跟以前不一样的变化。
我觉得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我在知乎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学生求职简历一无可写,该怎么找工作?”
作为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很多,做新媒体是拓展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简历上也算是有实打实的过往职业经历。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新媒体经历,可以来我的公众号 “你我日记” ,后台回复关键字 “写作”,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新媒体写作攻略,来查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