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事情,先懂套路
- 小人物的有限责任
- 永垂不朽的人生
- 市场新认识
- 其它
- 一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一周App-厨房故事
做好事情,先懂套路
好莱坞的电影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套路,无论是电影的框架,剧情,人物设定都有固定的规则,这些套路都是基于观众的喜爱而逐渐摸索出来的。
比如,好莱坞的商业片都是英雄片,都是主角从一个有各种缺点的小角色,经过各种内心的纠结和现实的磨炼,完成最终的挑战而成为英雄。这种框架设计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映射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经历纠结磨难,此刻的奋斗将在日后使自己成功。
在得到专栏中,万维刚还具体举例到,阻止灾难发生的末日片的角色设计总是让一群小人物组队牺牲自己拯救世界;而在灾难中存活的末日片的角色设计则是一个主人公的父亲和孩子有矛盾,灾难发生时,父亲拯救了孩子,同时拯救了双方的关系。
电影处处是套路,生活处处是套路,我们不是被套路就是在套路中。我想本质上是因我们我们都是倾向于避险,希望可预测性的,我们喜欢熟悉的东西。我们从过去,从别人那总结规律,应用到自己,应用到未来。由此才形成了我们大脑对认知的套路喜好,以及我们的套路行为,那就是所谓的专业。
我们进入一个领域时,想要做好事情,就先要有敬畏感,了解其中的套路,这样我们才能高效的做好。而不是一股热血冲进去,随心所欲。但事情总是要发展,人们也总是喜欢冒点险,搞点刺激,来点惊喜,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总是安于现状,要去做点改变。
小人物的有限责任
美国刑事诉讼中,法院要起诉被告人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有罪,而被告无需证明自己是无罪的。同时,在案件结束10年后,不管最终审片结果是什么都不再追究,辛普森案就是一个阐明这些道理的经典案例。在美国,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申请破产,那么公司所欠下的债务等就可以不再追究,而且个人也可以申请破产,自己所欠下的债务也可以不再需要偿还,包括信用卡还款,这是美国金融业发达的一个体现。
作为小人物的个人在公司和社会面前是非常弱小的,在权益纠纷之中,所能调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处于极度的弱势群体,小人物在强大的威严下几无任何还手之力,公司在社会面前也是这样。有限责任则是一道对小人物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保证了小人物的最基本生存,而不是彻底被打垮。这不是体现一个社会对个人和公司的人道关怀,而是从社会运转角度而言,在给定一定的安全感下鼓励个人和公司去适当的冒险去尝试,不断的去探索新的边界。
永垂不朽的人生
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里写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又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遇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有人说王小波的小说富有哲理,此言不虚。我看到这这句话时,我立马喜欢上了他的小说。我也在自己23岁的某一天凌晨发出了感慨:当我顶着冷冽的晨风c奋力踩着自行车超过一辆辆自行车是,我感觉我会这么一直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谁都曾年少无知而充满激情,有着花不完的精力和永不枯竭的幻想,以为世界在脚下,随我畅行,只要我愿意。可真正踏出校园,走出父母的庇护才发现,自己被压在望不到顶的金字塔下,动弹不得,还不断有人踩在你头顶缓慢网上爬。所有的激情和幻想都在那一刻被现实的重锤砸碎四散开。你朦朦胧中明白,人生的乐趣并不在与欲望的满足,远方的抵达。而是享受此刻你所拥有的,且不断的探索,忘掉远方,忘掉终点。
我们都是一辆汽车永远在追赶时代的火车头,我们会焦虑,会彷徨,但我们永不刹车,我们要永远走在前头,更换折旧的零件,继续飞奔,去领略不同的风景,如果我们不幸抵到了彼岸,有了所谓的成功,那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那不是终点。路的尽头是哪里我们不知道,我们在意的是我们在路上。
** 市场新认识**
以app用户为例,我们获取一个用户大概会经历这几个路径:获取用户认知,获取用户尝试,获取用户信任,获取用户,获取用户留存。所有的商业活动就是围绕这几个路径展开,要么是获取,要么是提升各个环节的转化率。营销和品牌的价值则在于如何提升转化率,促进用户的尝试和信任。当转化不好时,可能并不是本身活动或者流量的问题,是品牌价值的问题。
同时,当进行了大量的品牌广告投放,获取大量的曝光时,则要考虑如何更进一步,获取用户。
其它
在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尽管效率会很低,但结果终究是好的。
** 一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在伊拉克巷战中因勇敢救助他的班长而被赞为英雄的林恩和他的B班战友在美国被巡回宣传到最后一站德州并被邀请在橄榄球比赛中出演亮相演出,林恩在其中不断的由陌生舒适的现实联想到在伊拉克发生的恐怖不安回忆,现实穿插回忆的叙事方式把林恩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过程串联了起来,期间夹杂的家人对他重返伊拉克的不解,现实对战争的错误认识和解读,新认识的恋人的不舍,自己对B班的不舍和归属使得林恩纠结于是否要重新回到战场。
林恩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不属于德州,不再属于他的家庭。从他踏入伊拉克战场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彻底改变,不再是一个只会犯事的混小子,而是一个军人,一个参与伊拉克战争的军人他属于战场。他也很无奈,但他没有办法,去打仗,去践踏其他的国家,去当英雄不是他想要的,他作为一个小人物无力抵抗一个国家,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民众也没办法理解他们,民众对他们的生死挣扎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对B班而言再正常不过的救助行为民众却觉得那是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他不能留在这里,他只能道别恋人,道别自己的姐姐,回到那个安全的地方,回到战场,回到他的老窝。
“真够累的”
“赶紧离开这鬼地方吧”
“没错,免得他们宰了我们”
“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
“带我们回战场吧”
“回到我们老窝去”
** 一周app:厨房故事**
这是一个美食菜谱app,类似于下厨房。但厨房故事是一个PGC平台,且没有社区功能。由德国的公司开发,所以由内而外都显得很洋气,一种西式的精美设计风格,以及菜谱内容都是西式的菜谱。由于是PGC,整个内容都很完整精美,包括了一整套的制作流程,其中的餐具,厨具乃至烹饪的环境和背景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一条的美食视频是做的最好的,而厨房故事则是在西餐的美食视频中做的最好的,甚至比一条的视频都要更精美,更专业。
这让我想起了罗胖的得到App,他们都是希望把最好,最专业的内容呈现给用户,而不是让用户去产生各种参差不齐的内容,他们走的都是精品路线,目标用户注定是小众的。就我而言,我很喜欢这个app,我希望看到的那些精品内容,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各种参差不齐的海量内容中寻找那些优质的内容。而且,厨房故事的ui设计也显得更优雅和精美,远甩其它同类app几条大街。加上菜谱都是西式的菜谱,应该可以吸引不少精英群体的喜爱。
我很喜欢它的烹饪书功能,添加自己喜爱的菜谱后,就像是一本本精美的美食杂志。不过不得不吐槽一下它的本地化程度。文案怪里怪气,比如烹饪书。而且还不能分享内容到微信,qq,微博。讽刺的是,竟然有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