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新作《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以娓娓道来的语气,分享了作者走上专业写作道路的历程,其中关于写作的甘甜、经验与心得,不乏可借鉴之处。
生于1949年的村上春树,在29岁的时候,躺在神宫球场外的草坪上,突然萌发出写小说的念头。之前的他,大学里的成绩一般,早早结婚,夫妻俩靠一个小酒店维持生计。虽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但之前的村上春树,几乎没有任何专门的写小说训练。
就是这样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毅然决然走上小说创作的道路。本身就有一定天分和基础,再加上命运的特别眷顾,他的第一篇小说《且听风吟》,获得日本著名的文学杂志《群像》杂志新人奖,为他走上小说家的道路拿到一张门票。
之后的村上春树,以长篇小说为主阵地,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小说。他以平均每四年一部作品的速度,持续写作37年,《挪威的森林》《1Q84》《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畅销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村上春树深入谈论关于写作的种种感悟,他给出的写作经验如下:
第一条:大量阅读。村上春树并没有给大家介绍他具体的阅读量,或者给出一个推荐书单。但从作者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早年读过大量英文图书,而且多为通俗读物。在文学领域,他经常列举的作家,对夏目漱石、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塞林格、乔伊斯等备加推崇,并有自己的独特评价。
第二条:观察生活。他强调要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生活中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他把对生活的观察比喻成一个储藏柜,都是宝贵的素材。而这种对生活的观察,最好不要加入个人的主观评判,最好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最好是无法巧加说明的东西,或者条理上有微妙的分歧、令人心生疑窦、神秘怪异的东西。
第三,积累素材。村上春树本身并没有很丰富的生活经历,但却持有持久的创作生命,源于他对生活素材的独到见解和运用。他说: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多美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在心中培育小说的萌芽,然后好好养护,再拿出来放在自然光中曝晒,仔细校验、锤炼敲打。
第四,艰辛劳动。小说《挪威的森林》,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希腊各地咖啡馆的小桌上、轮船的座椅上、机场的候机室、公园的树荫下、廉价旅馆的写字台上写就的。直到现在,村上春树基本上每天写4000字,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早晨起床附案工作4、5个小时。完成一部小说初稿后,稍微放上一段时间,再进行反复修改。为了保持持久的创作力,村上春树坚持健身,每天跑步或者游泳一个小时,每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
第五,坚持为读者写作。虽然村上春树知道写小说这件事,“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开心”,但是依然始终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考虑所谓的获奖、约稿等因素。话虽如此,但村上春树已经连续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最终落选,被称为史上最长时间的“陪奖运动员”。据说,原因是村上春树被定义为畅销书作家,而诺奖倾向于为不太知名的纯文学作家颁发。
总之来说,村上春树是一个谦虚、勤奋、有恒的职业作家,他的这种精神,不仅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其实也是成就任何一件事情的可贵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