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秋假期,将自己闻名许久却没空看的《北京折叠》读完了。正如简书大神彭小六所说的,人如果给自己设定了关键词,潜意识就会下达搜索的指令,遇到跟这个词相关的内容就容易留意。其实不光如此,人一旦有了自己关注关键词,关注的领域,遇到一些信息,人的潜意识就会让人从这个角度去分析问题。
《北京折叠》利用利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
小说是一篇科幻题材的小说,科幻之处在于它提出了空间是可以折叠的,大地是可以翻转的。
作为一个工科女,技术控,尤其还是机械及模具这方面从业多年的技术控,在看小说的时候,我的大脑跟着作者的描述,将空间进行了一遍折叠与翻转。
例如第三空间和第二空间的轮换“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结构都被贴成强的肌肤,结构见缝隙插针,每一寸空间都被填满。“转换时,一个空间高楼迭起,收回地面,另一个空间高楼从从地面中姐姐升高,踩着前一个空间的楼顶作为地面。”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翻转“土地裂开了一道缝,缝隙而开始拉大,缝隙两边同时向上掀起。他沿着其中一边向截面上移动背身挪移。”
也就是说,在那个可以折叠的世界里,北京六环以内的大地就像一张纸或者更确切的说像一块厚橡胶板,板具有两面,第一空间的500万人在板的一面,第二空间的2500万人和第三空间的7500万人在板的另一面。板的一面朝向天空,另一面就得被翻到地下去。这个板的翻转周期是48个小时,也就是说每面朝向天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鉴于板的其中一面安排了第二和第三空间共10000万人,全部都活动的话,根本没法动弹。就将这两个空间的也分开运作,第一空间朝向天空,出来活动时,这2个空间的人、物,及活动场所就被最大限度的压缩成为一个小盒子,第二空间的人出来活动的时候,第一空间的人、物,及活动场所也被最大限度压缩封装起来。那些被封装起来的人都在睡觉,只是睡觉的时候待遇也是不同的,第一空间的垃圾工人每人只有一个像胶囊一样狭小封闭的空间,而第一空间领导者则是是有围栏的小床。
其实这个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技术,也不用等到50年后了,这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技术,只是它现在还只用智能楼宇概念,或者个人家装中。
记得央视有一个叫新加坡印象城的广告,广告中描述这座未来新城的是这样的:它的地面上只有公园、海滩等优美的风景和清晰空气,地下是车道,商场等。似乎就有将空间进行分层的趋势,只不过这个还没有达到在地的两面建城的程度。
4月份有个很火的贴《一堆80后香港夫妇爆改28平米蜗居成豪宅》中就有这项技术。一对夫妻,在香港市中心买了一套28平米的房子,但是他们希望在这套房子里实现5个功能:一个家庭影院,健身房,一个大厨房,一个全尺寸的浴缸,和充足的存储空间。这一切看起来天方夜谭的愿望,却用时间换空间的方法给解决了。
下面看看从原文里下了一张图片看看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储物室在有客人来的时候可以变成家庭影院。
浴缸在不用时也可以是沙发,是客人留宿的客房。
你看, 这不就是一个小范围的空间折叠吗?这不就是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轮换的简化版本吗?
对于被折叠后的空间里的人,物如何安置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将不怎么用的东西都打包并压缩起来放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比如说榻榻米的下面,或者说床板下的空仓里?
最后,对于《北京折叠》觉得最难的可能是大地翻转。其实对于此,我也有个解决方案。
就是先做一个扁平状的超大面积立方体钢筋框架,像我们现在盖楼房的时封楼顶那样的框架,只不过这个框架是独立的,它不粘着在生根于地面的柱子上。而是在它的四条边上伸出了几个钢筋框架的手臂,作为支撑和旋转时的轴。在立方体的上下表面,有房子的框架,只有最底下一层是与地面的框架相连接的,以便固定房子,这样当其中一面的房子在翻转到下面的时候就不会掉下去。其它楼层以下一层的楼顶为固定点,墙面做成百叶窗似的分块结构,在被折叠的时候墙体能从周围向中间聚拢,缩小至最小面积,再整体插入贴近‘’地面‘’那个楼层,并用锁销锁死,实现单面折叠。
几块这样的人造‘’大地‘’拼接起来,边对边,人造‘’大地‘’的支撑轴和翻转轴固定在真正的大地上。通过齿轮等传动装置旋转分块的大地,效果也跟百叶窗翻转的效果相似。
这样,就《北京折叠》里的折叠与翻转就能实现了。当然,为了更顺畅翻转,需要减轻‘’地面‘’力量,因为钢筋框架的表面和内腔填充土囊外,还要封住土囊,我们现在生活的正常空间普遍用的是水泥,在可折叠与可翻转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用在更轻质的材质来封住表面。
这就一个号称‘’女工程师‘’的情怀女对‘’折叠空间‘’的工程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