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经常翻看孩子们的文章,有时候甚至觉得比起读名家作品,不如读一读孩子们的文字。要说文采,孩子们的风格质朴,自然比不了成名作家,但要说引导人心归化,孩子们写出来的灵动纯真,无拘无束,又岂是受了种种污染的成人能比拟呢?
很多修行人,一辈子追求返本归真,却不知老子所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咱们道家的祖师们修行一辈子,还在追求婴儿的境界呢!
从我们现实的学习生活的角度上,我们也远远不如孩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摒弃纷繁的琐碎事务,回归到孩童那种充满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呢?
婴儿阶段孩子们能迅速学会一门语言,学会各种技能,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我们成人谁能做到?
而当孩子逐渐成长,进入幼儿园,进入校园之后,受限于教育体制和家长认知的层次不同,孩子们开始明显的拉开距离,出现“聪明孩子”,“笨孩子”,“好孩子”,“坏孩子”。然而,孩子们真的有这么大差距么?恐怕除了真正生理问题的孩子,普通孩子智商差异都不会很大,而且智力还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如此草率的给孩子们扣上帽子是不公正的。他们的差距难道不是因为后天影响的不同而带来的么?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这句话本身,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该做些什么,又怎么能推行家庭教育呢?他们能带来的不过是看着别人怎么带孩子,想想父母怎么带自己,慢慢的别人的错误,都积累在了你身上,你又把错误影响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伤害实在不浅。
胡中海导师说教师家庭是家庭教育的重灾区,我深表认同,因为有很多老师他们本身并没有教育的梦想,他们只是为了一份工作,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只存在概念层面,只存在于考试前冲刺的时候背上几句话,他们自己并没有建立起对这份学术的信仰和责任。然而,他们毕竟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合格的老师,自己理所当然就是对的。
大部分老师,面对别人的孩子可以做到和颜悦色,毕竟这是一个公众眼里值得尊敬的职业,但是回到家里,他们却很难公平的看待自己的孩子。他们经常因为孩子学习出问题,行为习惯出问题而暴跳如雷,因为他们承受不起别人眼中的优秀的自己和真实的情况下教育不好孩子的自己之间的差距,他们更会把问题的矛盾集中到孩子本身。
他们自己不理解孩子,塑造了一个不利用沟通的家庭氛围,反而去指责孩子情商低,孩子难道不是在他们的影响下长成的么?自己不读书,不学习,不钻研,反而指责孩子学习不努力,脑子不好使。说到底,如果老师可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就是父母本身么?父母的影响,是别人永远无法取代的。
很多在家庭教育上出问题的教师,他们理所当然的会想,老师的孩子怎么能学习不好?不允许!然后付诸于行动,更加严苛暴力,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
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他们言语打击,较之普通家长更甚,因为他们气急败坏,无以复加。按照我们家庭教育的原则,你认可谁,谁认可你,你不认可谁,谁就不可能认可你。那么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父母和孩子彼此不认可,怎么能往同一个方向走的更远呢?一定是你说东,他往西,你说学习,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抵制你!
我们的教师们,本身应该是一个肩负学术研究职责的岗位,教育学,心理学,并不只是躲在书架角落里睡觉充门面用的,他们应该是我们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的理论依据和宝典。不然,你又以什么依据作为出发点呢?以自己固有的认知?如果你的认知都是对的,恭喜你,你乃圣人也!
家庭教育的学习,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莫一知半解就侃侃而谈,就像目前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我,我就不敢登台去讲育儿经验,哪怕我已经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家庭,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也只能传达我和胡老师学习家庭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而已,绝不能说我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家长们,平时总会深入到彼此的家庭之中,去观察我们实践家庭教育理论过程中孩子们的变化,一点一滴的实践总结。这也就是胡中海导师的家庭教育被称为科学家庭教育,精准家庭教育的原因,离不开点对点的深入,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支撑。
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尤其是教师家庭的家长朋友们,能够真正的正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努力的学习钻研本职工作,同时努力的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给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成长才能更加优秀,才能让我们长面子!没有什么作品,什么成就,比培养优秀子女更值得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