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看到一班主题为:土豆,心中不禁泛起无限涟漪。土豆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愫,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怀。
90年代的乡村,物质相对十分贫瘠,冬日里家家户户餐桌上都以大白菜为主。一来是别的肉蛋蔬菜都得花钱买,大白菜则是自家种的;二来北方人也的确都偏好这一口,炒白菜,白菜馅饺子,白菜馅包子,百吃不厌。
冬天吃白菜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风俗,在纸房头这个北方村落没人会觉得不妥。可我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其实也说不上来有多讨厌,也搞不懂为什么不喜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讨厌一成不变的白菜,讨厌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
看着哪怕只吃咸菜也不吃白菜的我,妈妈渐渐地觉出了我的问题,心想正长身体呢,总这样也不是法子呀!
于是乎土豆那时候进去了我的生活,以一种救我于水火的姿态,以至于后来的三十年对于它一直有种难以名状的偏爱。
就这样从七岁那年冬天开始,土豆便成为我家餐桌上永恒不变的一道风景。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土豆泥、蒸土豆、炸土豆……妈妈总是变着花样的给我烧制各种土豆,在她手里,原来廉价普通的食材总能变换出无数光彩。就这样原本挑食消瘦的我日渐变得丰盈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随着时光的推移,好多习惯都在慢慢地改变,比如我发现曾经那么不待见的白菜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比如从来不去尝试芹菜、香菜、茴香、香椿、臭豆腐,一旦吃过之后,发现原来如此美味;比如原本胆小怯懦如鼠的我,一天天也变得坚强勇敢起来……
我的习惯、我的性情、我的视野、我的餐桌……毫无意外的都在发生着改变,甚至连我自己也从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孩蜕变成人近中年的模样。甚至那个叫作纸房头的小小村落都许久没有回去,我现在的家在是这个京南小城——涿州。
唯一不变的仍是餐桌上那万年不变的土豆,哪怕四季流转,无论富硕贫瘠。孩子不止一次的开玩笑说,妈妈你那么吃土豆吃不腻吗?
原来我也不得其解,只当那是一种喜欢,一种习惯,从来没去想过为什么。
直到后来思思对我说起一些事情来,有些原本模糊的答案才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那天的在看过我写的《短篇|家》之后,思思说道,农村的那段写实很出彩,你写农村题材的东西都不错。当时我还开玩笑说,本来是打算写些甜美系的,怎么不知不觉把自己打造成山药蛋派了呢?
后来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对比了一下,的确写家乡的那部分文章,更能打动人心。
那时才真正意识到深入骨髓的乡情,痛彻心扉的乡愁,才是我创作是最初的原动力。
餐桌上永恒不变的土豆,不仅仅是习惯,更是对年少时光的一种眷恋;不仅仅是喜欢,更是对妈妈的爱的一种思念……
即使我自视厨技高超,即使我如何用心炮制,总是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我想我又该回家,又该去看看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