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更新了一年半,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有时候觉得写作很快乐,能够有一种输出的快感,有人点赞或反馈都会让我更有动力往前走,可是很多时候也会觉得沮丧,觉得自己写不出好文章,进步太慢,离自己的小愿望越来越远。
不过不管如何,其实很庆幸自己还能持续地更文,记录着自己浅薄的想法。其实自己心中也隐隐知道写作成功的秘诀——持续地阅读,养成固定的写作规律,有充沛的精力,可是总是做不到。生活里总有许多看似重要的东西干扰着你,让你无法平复心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撩拨着你的心弦,摧毁刚建立不久的好习惯。于是一件事情一个想法在拿起又放下的循环间渐渐被搁置,在数次搁置后就淡忘,然后在淡忘后就····就没有然后了。
生活很难,写作也不易,激励着我前行的有许多作家,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就是——村上春树,他是我的偶像和想要复制的模板。今天,就说说他的故事。
——写在前面
1.一记安打,让他走上了弃商从文的不归路
1978年,当时村上春树还是一个酒吧的老板,每天为生计奔波。一天下午,当他去球场看他最喜欢的棒球队的比赛。当场上的一名队员打出一记安打,清脆的声音响彻全场,那一瞬间,那一记击打仿佛敲开了村上春树心中的愿望之门,一个大胆而又新奇的想法冒了出来——“对了,我没准也能写小说。”
从此,村上春树的人生开始彻底改变。
从那天起,村上春树在与妻子经营酒吧之余,每天晚上花时间写小说,半年后就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可是他对这个作品并不满意,于是他做了一个奇妙的举动,把这部小说翻译成英文后,再翻译回日文。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找到了自己文字的风格(学好一门在外语真的太重要了!)。他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非常满意,而第一部小说给他带来的欣喜和愉悦一直贯穿着他40多年的写作生涯。
1981年,32岁的村上春树在出版了他的第二本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后,决定关掉酒吧,成为一名全职作家,尽管当时创作的收入要少于酒吧的盈利。
从那时起,他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定义成——写小说。
2.写小说就是生存训练
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家,都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总是在你感觉良好或者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打住。如果每一天都这么干的话……你永远不会卡壳。“
——海明威
藤子不二雄也在《哆啦A梦》中表达过创作枯竭的解决办法——在截稿日画不出来,就搭乘时光机回到未来,去买自己创作的已经出版的漫画,即——抄袭未来的自己。(不过这里面有个逻辑bug,自己都是不断地“预支”未来的作品,那究竟这个作品的真正创作者是谁?)
而村上春树,从不被灵感左右,他选择的是一种“强迫症”般的写作节律——每天4点起床,写5到6小时。午后回去跑步10公里,或者游泳1.5公里,或者跑步10公里后再游泳1.5公里。然后听音乐、看书,晚上9点就睡觉。每天都维持着这样的写作节律和生活作息,就如瑞士手表一样精细。
“我每天维持这个习惯,丝毫不变。反复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那是一种催眠,我必须催眠自己进入深层的心理状态。不过要长时间坚持这种反复半年到一年,需要相当足够的精神与身体强度。这样说来,写一部长篇小说就像一种生存训练。所以身体强度和艺术家的敏锐度一样重要。“
——村上春树
这句话和郭德纲常说的:”什么是大师,熬到同行全死光了你就是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处。身体的确是革命的本钱。
许多作家写作的时候忘乎所以,昼夜不停,像卡夫卡,经常熬夜写作,直到身体提醒他不能这样继续;而路遥,也是经常熬夜写作至天明,于是就有许多写作的职业病——胃病、肺病(抽烟);巴尔扎克每天写13小时,靠最浓烈的土耳其咖啡来提神,而且从不加糖和牛奶,而慢性咖啡中毒也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之一。
而村上春树早睡早起的规律写作,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他高产输出的重要保证——每2-3年一部长篇小说的稳定输出。
村上春树每天写10页纸,每页400字,不管是否有灵感,写到10页纸就打住。也就是说,村上春树保持着日更4000字。
没有灵感就“硬写十页”和斯蒂芬金每天1000字-2000字的输出习惯吻合,而”见好就收“定量写作和海明威提倡的在最有灵感之处停下,以延续写作感觉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
3.一生只做一件事
自从踏上写作不归路后,村上春树着生活中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无论是规律作息、每日阅读还是跑马拉松、游泳,都是为了更好写作。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常说:“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要事优先,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
村上春树恰恰是将写作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因此,村上春树才说:“我从未觉得写作是一门苦差,也从未遇到过低潮。”虽然村上春树年年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者,但是,他的自律人生,一定可以让他在此生等到自己获奖的那天。
回顾我们的人生,为什么我们做事常常遇到低潮?很多事情看起来光鲜轻松,可是做起来却让我们叫苦不迭,我们的焦虑是因为什么?
生命中,有什么我们热爱的?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发自内心喜欢并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终不悔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才处处眼红,看到别人的成功都想要复制。想要的太多,就难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四处寻找风口,在拥挤的路上人云亦云,如此随大流不如找准自己的一方热土然后进行深耕——就像村上春树那样。
如果你既想学英语,又想健身跑马拉松,既想写作变现又想开店赚钱,那么很可能,你什么都做不好。因为一来你精力有限,二来这些事相对分散,并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能断舍离自己的欲望,一生只为一件事付出,像村上春树那般,为了写作,关掉酒吧,为了写作,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才有可能有所成。
很多人,还是找不到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于是就在各自的领域浑浑噩噩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虽可温饱小康,但心中始终有块遗憾。
村上春树的作息规律可以学,写作节律可以学,可是,你找到为之奋斗的事业了吗?
或者,先从日更开始?
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