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看到一封遗书,写下这份遗书的,是一位花季少女。
文中,她这么形容父母:”在人前彬彬有礼,来了电话时语气礼貌又文明,在人后我承受了你们口中最肮脏的辱骂,气撒出来了,你们开心了。“
说到自己,她说:”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骂或被打,躺在床上接着听从主卧传来的谩骂声,剩下的时间用来回味这一天的难过。“
”中国人爱说小孩疯掉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可明明是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现在明白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错了,过去不知道,现在不知道,未来更不可能知道。“
生活在充满了语言暴力甚至肢体暴力的家庭,带着对父母将永远不会改变的绝望,女孩似乎是在用一封遗书诉说自己的冤屈,用纵身一跃结束那痛苦而短暂的生活。
除了她自述的故事,我还了解过其他孩子的故事。
许多父母们对孩子动辄谩骂,推搡捶打更是家常便饭。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中都伴随着打骂。
大家长作风的体现,从轻微到极端,是一个连续谱,而且代代相传。绝大多数孩子从中活下来,甚至还活得好好的,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上一辈“棍棒底下出孝子” “严师出高徒” 等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把居室当作法外之地,打着“恨铁不成钢”的爱的旗子,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实则是在宣泄自己的挫败情绪。
那位女孩的遗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这年头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
孩子是这个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赖家人的养育。在很多家庭里,他们没有话语权,没有与父母平等的人格。在无人看见的家门背后,有无数孩子正在遭受谩骂和捶打。
02
“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身上的教育“大山”正在被移开。据说,新东方最近推出“优质父母智慧馆”,开始转型培训家长。
无论是出于对商业机遇的判断,还是处于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都势在必行。
非但如此,我甚至认为,父母到某些形式的“家长学校”接受教育,不应该是选修课,而应该是必修课。
而在所有父母的必修课中,最重要的课程,不是任何别的内容,而是真诚。
很多父母在家门内外、人前人后,似乎是两张皮。他们一直在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
家门外,他们与人相处尽量和颜悦色,遇到不平事也尽量包容忍让,竭尽所能地维持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形象。毕竟,犯错成本太大了。他要胆敢随意骂骂咧咧,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我说这是自欺欺人。明明心中有不悦,不敢表达,善于伪装,惯于压抑,甚至还要把面子工程做大做强,这其实是大大的自欺欺人。旁人也不见他的真面目,他自己也不见自己的真性情。
而回到家中,关上家门,没有了外在的监督和约束,犯错成本几乎是0,他们便蜕了人皮,由着心魔做了主,换上另一副脸孔,对孩子求全责备、颐指气使。
我说这也是自欺欺人。当最差最坏的一面遁形时,他们一方面感到无所谓,反正面对的是孩子,又不是外人,孩子又不记仇;另一方面,他们也震惊自己的这一面,进而否认并装做没看见。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我还是我,一个堂堂君子!
可孩子不也是人吗?为什么这些父母对孩子不像在其他外人面前那样有所忌讳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把孩子看成是和他们的领导、师长、同事、朋友等人一样需要尊重的、人格平等的人呢?
孩子是人,可却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人。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自己生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自己,因此就成了自己的附属。他们以为自己作为家长,有监护权,把监护权曲解成了”管理权“,然后用滥用权力的方式蛮干起了管理,对孩子实行简单粗暴的“威吓”和“武力”统治。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家中接到外人来电时能做到瞬间“变脸”的原因。
父母犯错并不可怕。任何父母都免不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度滥用了“监护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然而,一个对自身过错没有觉知的父母却是极可怕的。
父母们最要谨慎的是,人前人后,自己是否是两张皮。
有外人在场时能表现好,这是借助于外在的约束。而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在自己的内心植入一个约束,或说将约束内化。
结束语
有句话说得好,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幸福的童年将治愈一生。
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弱小的,父母们在孩子面前,无论是身高、体力、智识,还是经济、经验等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希望父母们能时常警醒自己,避免滥用监护权和天然优势,而是想方设法地善用它们,让我们成为孩子可靠、可信、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