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武亦姝火了,听说,书店的古诗词展台越来越多了。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诗的热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记忆中,这是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首诗。那时,我不懂李白,不知诗仙,更不晓得他是个酒鬼。在只是背诵,毫无讲解的情形下,天天翻看《唐诗三百首》。
在物质相对馈乏的年代,书是我最好的陪伴。有人曾质疑,死记硬背是不是学诗词的最好方式,朋友,诵读诗词怎么会有生硬的感觉呢,压韵,对仗,你不知道读起来有多美。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有人提出不同的声音:与其说是中国诗词大会,不如说叫中国背诗大会。选手只需大量背诵就可以了,怎么不考量题诗作对?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也只剩呵呵了。你连背诗都不屑一顾,真的吟诗作对起来,你能听懂吗?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吃不到葡萄便怨葡萄酸了。别人会感叹“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你也不过一句:&%%&,天啊,好多鸟。
若把诗词翻译为英语会怎样?“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不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也只剩一句:亲爱的,再见,我永远爱你。
可见,诗词之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那么,孩子们为何要学诗呢?
听说,有的小朋友看完诗词大会,便热爱上诗词,家长自然万分支持。学诗,当然是好事,怕只怕,孩子们能够坚持多久呢?
连语文老师也说,学生们不爱读诗,更没功夫背诗。与其为了考试只占6分的几个填空大费周折,不如多做几道奥数,多学几句英语实惠。学校也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育都变得如此功利,古诗词还能走多远。
我想,在众多学诗的家长中一时兴起者,还是有的。或许,他们本身也不懂得几首诗,孩子们愿学,家长便支持。
有一位朋友,孩子三岁,机灵可爱。朋友想,也该让孩子学学古文了吧,于是去书店买回一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新选》《诗经》《楚辞》。娘儿俩开始了学诗的日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头很顺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孩子还愿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效果好得出人意料。可是一复习,就有点乱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孩子把两首诗记到一起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猫不跳……”还自己胡编乱造了。朋友很失望,孩子的古诗要怎么教下去呢。
毕竟,他才是个三岁娃娃,只背诵不讲解,孩子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记混了也在情理之中。怕只怕上了学的孩子,既要应付功课,还要背诵学习,诗词似乎就成额外压力了。倘若家长又没有太多兴趣,这学诗之路还能长吗?
所以,学诗的家长们,带孩子买书以前,还是先想想如何教的问题吧。
诗词,是极美的东西。
学诗不可心急,武亦姝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学诗重在兴趣,只有热爱才能懂得辞藻的意境;学诗不可攀比,不能看着别人家孩子学了几首,自己不会学得慢就埋怨;学诗,重在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买诗容易学诗难,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