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学习让我的感触非常的大。开场环节,侯爸带我们现场体验父母平时对孩子的严厉,训斥孩子的行为。
开始,侯爸让八位老师扮演家长的角色,两位老师扮演孩子,我扮演家长的角色站在椅子上高高在上,扮演孩子的老师围着圈对家长说“我只是个孩子,我想要归属感”有的“家长”会不耐烦对孩子说一边玩去,或者是你好烦啊!而有的“家长”会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说。最后让扮演孩子的说一说自己听到的内心感受。这也演绎出自己平时怎样对待孩子的,看到这一幕很是心酸,心情复杂,一直在反思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归属感。
侯爸,还说了一句,经典的话语。孩子了解家长远远比家长想的要多的多。
新知:
1、每一个的不良行为,只是孩子为了得到归属感,存在感。
2.每个人都希望在家或者在其他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归属感。
3、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后每个人都会开始感觉这里有没有自己的归属感。
4、如果,这里没有自己的归宿感,那么孩子会寻找方法,让自几感觉到这里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的孩子有可能会顺着这四步顺着往下走,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还有最后的自暴自弃。
改变旧知:
1.孩子想引起自己的关注,做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孩子背后的信念。从而对孩子大吼大叫,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2.我们现在的心思都在手机上,而忽视了孩子。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反省自己。请放下手机,善待孩子,多带孩子出去玩儿。
3.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批评教育,甚至打骂,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并非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去理解他们,去改变他们的信念。
实践
每天上班前给妈妈一句关心的问语,上班的时候,孩子来了,先给孩子们一个抱抱。
我家亲戚家有一个不爱说话的小朋友。每次。不是在那儿发呆玩玩具。就是在那儿一个人写作业,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有时也是爱答不理的。听了侯爸的课之后,我要去我那个亲戚家串门儿啦,刚进门儿。我就给了他一个抱抱。然后接下来,他自己在那玩玩具,我就非常有耐心的问他,你想带一个什么呀?我们一块儿来玩儿好吗?耐心的跟他待了一小段时间之后,他跟我说。我要带一个小汽车,还有一个房子。到时候就可以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进去不用再分开住啦。听完之后,我就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天真。但也真实地描述了他的内心,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他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爸爸妈妈去远方工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