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孩子的相处不是太顺利,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似乎也一直太“专制”,导致,我与她的相处成了“相怨”。刚好,这两天重读 孙瑞雪《爱和自由》有一段,让我特别感触:
P66-79 第九章,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用,养他,我心理爱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 在大街上路踢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
爱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已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反思:爱是什么?我是真的爱我的孩子吗?我具备爱的能力吗?
特别网上搜索一段关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自信,来自自尊,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
孩子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 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因此, 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这些道理都懂,但做起来真的不容易,相信每个父母都有抓狂的时候吧?!一个字“爱”,用这个字来解决一切吧!
我这两天会常常翻一下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去回忆共同经历的那些,很容易找到心底那个“暖暖”感觉,就不容易会动怒了,你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