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碘缺乏有哪些危害呢?
1.胎儿期缺碘,即孕妇缺碘,严重的会出现流产、早产和先天畸形。
2.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症)、聋哑、智力损伤等。
3.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患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个经济实用的高招——推行食用加碘盐,并于1994年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行食盐补碘政策。至2000年,中国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随着全民普及碘盐制度的推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有不少人认为强制性要求食用碘盐会使很多不缺碘的人摄入过量的碘,而补碘过量会造成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亢,甚至甲状腺癌。其实,针对这个争议,要弄明白三个问题:1.摄入多少碘算过量;2.碘都从哪儿来;3.怎么判断缺不缺碘。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日膳食碘摄入量如下:
我国开始推行食盐加碘的阶段,每克盐含碘量为20~60微克(国家标准GB14880-1994),按我国人均食用盐每日为10克计算,则每日摄入碘含量为200~600微克,确实超出了推荐量不少,且有相当部分人每日食用盐的量达到了20克左右,简单换算一下发现其每日摄入碘的含量已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如果只是短时间超量问题还不大,长期如此则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后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国家卫生部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011年制定了新国标GB26878-2011,规定食用盐中含碘量平均水平为20~30微克/克。这样一来,按国民人均食盐日摄取量来算,碘的摄入量在一个安全范围内,况且,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如果你了解高盐饮食的危害并自觉降低食盐摄入量,就更不用担心碘的摄入会超标了。
第二个问题:碘都从哪儿来?
首先,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碘,必须从饮食中摄取,比如饮用水以及一日三餐的主食、蔬菜、肉类等。但是饮用水的含碘量存在地方差异,目前,我国除了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天津、山西和湖南有61个市县属于高水碘地区,其余各省市普遍属于低水碘地区(水碘含量在10微克/升以下)。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即使每天牛饮3升水也达不到人体需要的碘摄入量。那么,靠吃粮食蔬菜可以达到补碘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绝大多数主食、蔬菜、肉蛋类的碘含量在5微克每100克以下,又是一道算术题:要想靠吃这些食物来达到每天150微克的碘摄入量,需要进食3000克(还不算烹饪损失),什么概念呢?正常人一天所吃的主食、蔬菜水果、蛋奶肉等大概是1400克,所以光靠饮食来满足一天的碘需求量是不行的。有人可能会说海带、紫菜不是含碘丰富吗,吃这些不能满足吗?的确,海带、紫菜的含碘量是很高,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说,还是食用碘盐更经济更现实,毕竟你不是天天都能食用海带和紫菜的。
第三个问题:怎么判断缺不缺碘?
人体摄入碘的90%最终会通过尿液排出,因此通过测定尿碘的浓度可以评估体内碘的含量是否充足,下表是国际公认的对不同人群碘营养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不是处在那8个省61个高水碘地区,平时也不是经常吃海带紫菜,那么靠每日摄取适量碘盐是最经济靠谱的补碘方法,如果你觉得每日吃盐量太多,那么可以选择含碘量稍低的食盐,当然最好是控制盐的摄取量,毕竟盐吃多了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包括伤肾、伤胃、伤皮肤、伤咽喉、升血压、骨质疏松等等。再不放心,就去医院查个尿碘好了,该补该减,心中有数。
总之,国家推行食盐加碘绝对是利国利民的政策,通过二十几年的贯彻实行,使全国人口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了提醒大家重视碘缺乏带来的危害,国务院还将每年5月1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提倡大家坚持科学补碘。最后,提醒家有孕妇的一定要注意整个孕期和哺乳期保证充足的碘摄入量哦,关系到宝宝的智力发育,一定一定不要“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