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聊天常会谈起身边的人,“哇,那个人很牛逼的,年薪有一百万了。”“他很牛,学霸级的大神,雅思都考8分”“她是大牛人,从底层做到高管了”……我听着这形形色色的别人口中的牛人们,不置可否。
我只承认一种人牛逼——活得明白的人。
又逢毕业季,常有学弟学妹们来问我:“你说我是去该考公务员还是去当律师。”、“我是去一线城市打拼还是呆在二三线城市”、“我是先成家再立业还是先立业再成家”......如此多的问题,我一个也给不出明确的答复,切身之事让外人给做决定、出主意不荒谬吗?不仅仅是涉世未深的学生如此,在社会混迹良久甚至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几个人敢说自己活得明白。
怎么样是活得明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然后能无怨无悔、心无旁骛、一以贯之的走下去的人。这种安身立命之所在可以是一种穷毕生以致之的使命、可以是最符合自己天性的生活方式。比如,《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开悟人生使命——“我必须要画画”,遂毅然抛弃稳定高薪的工作和舒适悠闲的家庭生活,去过穷困潦倒、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除了画画不顾一切,直至惨死异乡;再比如,美国作家梭罗生性恬淡、热爱自然,遂远离都市喧嚣和社会纷扰住到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与山影日光、草木河流为伴,以躬耕写作为乐,终生没有离开那简陋的湖边小木屋。也许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人们看不懂他们的选择,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是牛逼的人,是活得比谁都明白的人。
为什么活得明白很牛逼?因为他们做到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三点:
一至死方休的执着。执念是很可怕的力量,古代神话《愚公移山》就告诉我们———执念太深,连上天都会被感化的。这种执念强大到可以让你放弃一切,所有的教化劝阻、世俗教条、权威公认在执念面前都软弱无力。就像斯特里克兰德,养儿育女负担家庭的世俗责任拦不住他,女人的深情影响不了他,世人对他天赋的质疑也改变不了他。我一定要画画”———这种执念太深以致让和他交往的人看到了如魔鬼上身一样神秘莫测的力量。
二永不后悔的坚定。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在分叉路口你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说“如果”,如果我当时选了另一条路就好了,如果我当时那样了会怎么样……所以也就有了《围城》内外想要冲进冲出的矛盾的芸芸众生。活得明白的人是不会这样想的,他们选定了就从不回望、从不疑惑、从不后悔。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有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我:学业优异的琼放弃耶鲁法学院就读的机会选择家庭生活,她对找上门来劝阻的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是我根据内心作出选择,我不会为将来当不了一个高大上的律师而后悔,我只想好好养育我的孩子长大。那一刻,我被这种明明白白的坚定震撼到了。
三不惧世俗的勇气。很多人都会想到自己想要、自己适合什么,比如喜欢过独身生活、喜欢同性、喜欢体力工作胜于脑力工作……可是父母的期待、社会的眼光让你不得不违心走入婚姻、违心接触异性、违心去做世人眼中的白领。而你却把这种懦弱理解为忍辱负重、生而无奈。看明白《平凡的世界》里为什么田晓霞会喜欢高中学历的挖煤工人孙少平了吗?因为他有无畏世俗的勇气,过着自己深思熟虑的生活,这比那些被世俗驱赶、西装革履的坐办公室的人有自尊的多。
活得明白的人生才有意义,正如先哲苏格拉底说:“ 不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当然,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活得明白,而小说描写的灵感闪现的顿悟对于我们凡俗人而言也不太可能,所以追寻求索的过程也是人生的重要方面。人要不断在经历、读书中反思、感悟、修正,所谓历万千方能得一二,这是不容易的。明白的早晚不拘,古人云“朝闻道而夕死可矣”,重要的是不论何时、何种境况都不放弃。一旦放弃求索,就会流于大众潮流或直接套用他人模式,自我就会荡然无存了,而人生也就停滞了。
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渡边淳一
人生本无模板,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怎样活着才算好也没有固定标杆,就像我们不能说追求享乐的伊壁鸠鲁主义比斯多葛学派的禁欲主义优越或者低劣,这只是思想家们在追求符合自己灵魂的存世方式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人的传记、听了很多过来人讲的经验、看了很多人生指导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很多时候,你追求的月光也许就是我的六便士,你看来的苟且也许是我苦苦追寻的远方。谁能说的准呢?
用毛姆话说就是: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别再仰视他人的人生空叹息了,因为———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