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M.C.Escher)生于1898年,卒于1972年,是荷兰板画大师。其作品呈现的是矛盾空间的思辨表达。埃舍尔本人有一个基本观点,认为绘画本身是在二维平面表达三维的物体,这种艺术手法存在先天的矛盾。因此,他本人用矛盾空间的作品表述其观点,而大家在欣赏他的画作时,却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
本文以埃舍尔的《手画手》,又名《互绘的双手》为例,对上述论题作一浅析。
创作于1948年的《手绘手》,乍一看,右手执笔,在白纸上画左手衣袖,已经完成。却在赏画者观赏,目光经衣袖移向左手时,兀然,左手从白纸飞出,跃进三维空间。而这只左手,也执笔在画另一只手的衣袖,经过笔尖,又再一次跃入平面。这幅作品,就这样,经过这两支笔,形成了平面—立体—平面—立体的空间循环。
作品的构思很奇巧,而笔法更是出神入化。在白纸上的衣袖简单几条线一带而过,而在描绘空间里的手时,不遗余力,充分采用光与影来展示手在空间的造型。皮纹、皱褶等手部刻画也极其生动;皮肤下面的血管隐约可见,仿佛感到血流的涌动,通过上述技法使这双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赏画者的眼前。白色画纸被四个图钉钉在深色画板上,为立体的手设立了双层背景,这就强化了手的视角立体感。在这双层背景里,手飞出了白纸边界,这就更突显了衣袖的平面性和手的立体感的强烈对比。这就是埃舍尔作画的奇妙的构思和技巧!
不同的人欣赏这幅画会有不同的感受、领悟或体验。生物学家或遗传学工作者读这幅画,读到的是DNA双链复制,如画中之手,彼此互画,彼此复制对方。电脑程序员看这幅画,往往会回忆起自己编程,写到这样循环的语言,程序无法进行,进而“死机”,就如同画中平面与立体无限循环一样。以哲学家的视角阅这幅画,脑子里想得比任何人都多,更具有思辨性。比如哲学悖论这样的命题,对立统一命题的方方面面,还有哲学的本源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谁是源头,谁复制谁,谁被谁复制……即便是小朋友,缺乏成人所具有的经验和学识,也会惊讶地瞪着眼睛欣赏这幅画。《手画手》充满无穷的魅力就在于欣赏者可依据自己的学识或体验作出不同于他人的解读。
于我而言,欣赏这幅画,使我自己体验到两个层次的不可能或矛盾:手从画纸平面的衣袖伸出来,这是一个视觉上的不可能;二是这幅画作的视角冲击与我本人亲身感受或体验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这幅矛盾空间作品给我本人的直接感受。在我本人看这幅画,凝视这双互画的双手,总会联想到巴赫的奏鸣曲。巴赫的奏鸣曲可以认为没有伴奏,而是两个曲调同步进行,同步演绎,如同这双手,同时在画对方。可见,这幅画可使我改变欣赏巴赫奏鸣曲的欣赏方式,体验到巴赫奏鸣曲的另一种韵味。
综上所述,不同的人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因不同赏画者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职业的不同对其作品做出了多样性的解读。但作者本人是否在创作时就赋予画作如此多的隐义呢?我看未必。他本人构思创作这幅画的文字材料也无处寻找,或许就从未有过,画家创作初衷的文字说明往往都不见经传。以我个人看来,这幅作品想表达的,还是他的基本观点,即“用平面表达立体,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埃舍尔是具有高度思想性的板画家,是美术界的思考者。他很早就认为绘画具有先天的矛盾,即三维立体空间必须在二维平面上表达,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绘画具有“欺骗性”。既然这样,就可以用绘画透视手法在平面上营造出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是骗术”的观点,埃舍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透视手法产生的幻象揭穿幻象。《手画手》中,两只手互画,而这一切又画在一张钉在画板的纸面上,双手从纸面跃然而出,令人情不自禁想去握手,可周围背景告诉你:这只是纸面上的图画。怎么样?受骗了吧!这正是绘画者最真实的表达。
思考者的画作引人思辨,这是埃舍尔作品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最大特点。事实上,埃舍尔在为艺术界认可之前,其画作首先为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认可。埃舍尔画作《骑士》为杨振宁引用,作为《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1954年,国际数学协会专门为他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画展,这在艺术界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种作品引发思辨,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