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心智圖法教學應用工作坊』結束了,下課前學習分享,一位老師說:「我很喜歡今天的課程,乾貨跟水的比例剛剛好。」這句話說得絕妙。
就在上課前,我跟David正好討論了一個問題:「上課乾貨為什麼很重要?」
也許你會想:這看似理所當然的陳述有什麼好討論的?
我來前情提要一下:
據說現在有很多教學,強調體驗式學習,遊戲化教學,結果搞得水份太多,整場都是遊戲跟活動,真正的學習重點太稀少,基於學習的有效性,所以引發了對乾貨的強調,出現了很多「給我乾貨,乾貨,乾貨」這樣的聲音。
另一個極端是,乾貨很多,整場學習中真的「只有乾貨,乾貨,乾貨」,但一堆乾貨擺在眼前,硬梆梆的實在嚥不下去,一樣是無效的學習。
這兩種狀況,出發點都良善,都為了達到有效的學習,但走到終點卻發現離目標越來越遠。
上週跟國北教林曜聖老師討論什麼是有效的教學,曜聖老師提出一個觀點:有料,有趣,有效。
我馬上在紙上寫下:
有料+有趣=有效
專業+教學法=有效教學
想要創造一場有效的教(與)學,有料跟有趣缺一不可,也就是專業跟教學法必須同時具備,轉換成時下討論的用語,乾貨(專業)跟水份(教學法)都很重要,只有乾貨,可能是一場有料卻無趣的教學,含金量雖高,但不好吸收;過於重視教學手法而忽略了要給的專業內容,更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其中關鍵在比例,在兩者搭配運用的方式跟時機。
回到我跟David討論的問題:「上課乾貨為什麼很重要?」因為有乾貨表示有含金量,但有乾貨還不夠,必須適時加點水,巧妙烹調,這乾貨才能轉成能夠吸收,好消化,甚至是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養分。
所以,一場有效的教(與)學,還真的必須讓乾貨跟水的比例剛剛好。
老師振作,就不用一直叫學生振作
主任說:「我教學這麼多年來,說過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振作。可是這兩天我完全沒有想睡覺的感覺。」
這兩天課程,有很多次激盪出來的火花,也有坦承的令人拍案叫絕的分享,其中,主任的這句話令我笑到噴淚,卻又引發無限深思。的確,如果學生必須秉持著振作的精神撐過三年,還真是不容易。
在這一群老師身上,我看見了老師為孩子的學習,尋找新方法的渴望跟用心,跟老師們上課下課的對話中,關注的都是如何把這方法用在自己教學上,以及指導孩子學習,這一顆顆願意改變的心,打動了我。老師是人生勝利組,只要願意改變,絕對有能力改變。
課程中,我們分科討論怎麼把心智圖用在教學中,老師們的產出令人驚豔,應用的思維已經跳脫了心智圖這張圖的框架,進展到萃取其中的思考技術,單獨或穿插使用在教學中。老師只要願意改變,絕對有能力改變。
下面這些是各科老師們分組想出來的想法彙整心智圖:
老師的工作是打造未來Build the Future
第一天課程結束,我們跟仲平校長站在大樹公旁,看著遠處的高鐵列車高速往前奔馳,校長說:「我常常跟老師說,未來想過好的生活,現在就要把學生教好,讓他們有能力去拼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是啊,老師的工作是什麼?與其說是教書,更精準的說,老師的工作是打造未來。這是多麼任重道遠的一件事,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隨著發展的腳步,找尋新方法,舊方法不是沒有用,只是不夠用。
未來是麼樣子,誰也無法說的準確,但可以確定的是,思考方式,學習方法,加上願意學習的心,是面對未知未來的基本能力。
謝謝仲平校長的邀請,這兩天交流的後勁持續到現在,後勁十足的學習,期待聽見大家的將心智圖帶入教學現場的應用分享!
後記:
這一場工作坊有David老師幫大家做視覺,大家說賺很大!
相關閱讀:
與心智圖的第二次相遇(黃仲平)
http://rhinohcp.blogspot.com/2017/06/1060624-25.html?spref=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