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故事
当智人拥有了语言后,也便拥有了八卦的能力。在远古时期,当大家完成了一天的采集和狩猎的工作,喂饱了自己的孩子,便可以围坐在火堆旁边,八卦着这个部落里发生的事情:有谁今天从野兽的口中逃脱;又有谁今天尝试了一个没见过的果子,结果一病不起;还有因为今年部落里的新生儿太多,人们决定不再让未来一段时间里出生的孩子活下来。就是通过这些八卦,对于部落里的成员的生活情形,大家都有了更多的了解,部落也就能够顺畅的运作。于是,与黑猩猩相比,智人的部落因为八卦,而使得规模变得更大,也更稳定。即便在今天,八卦的力量依然产生着神奇的作用。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论是公司、团体还是社群,只要靠着成员互相认识并且互通有无,就能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章和阶级。
可是当人数突破了150人这个门槛,仅仅成员间的互相了解,团体就很难维持的下去。一个师的军队,一家跨国上市企业,一个人口过亿的帝国,他们的顺利运转,靠的是虚构的故事——互不相信的人们,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够共同的合作。
远古的采集者们,为了能生存下来,具备着有史以来最多样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模式,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他们知道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有毒,还有哪些能拿来治病;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制作出一把石刀,如何修补斗篷,如何做出陷阱。但现如今,人们只需要专精于某个小领域的知识,就可以依靠着别人活下来,并把自己平庸无奇的基因传下去。然而,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的脑容量并没有变得更大。
我们能够依靠别人活下来,正是因为我们这些人都相信着相同的故事,我们相信国家这个人类创造的概念能够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相信公司能够因为我写的文档发给我薪酬,而且我们也相信这些在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能够换来吃穿住行所需的一切。这正是相信的力量,这一切虚构的故事,让我们走入了一个信用社会,在这个信用社会之上,每个人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某个专业的领域,而整个社会的人类通力合作,发展出了眼花缭乱的科技和高度繁荣的社会,也让智人走上了通往神的道路。产生这样变化原因并不是人类智商的增长,而是人类的认知发生了革命。
与人类的祖先相比,我们更幸福了吗?
当人类学会了耕种和畜牧,粮食的产量大幅增加,人口也出现爆发般的增长。除非发生饥荒,人们不再需要像人类的祖先一样控制自己的孩子的数量,或者提前处理掉身边的老弱病残们,避免他们拖慢部落的迁移速度以及“浪费”部落的粮食。然而人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幸福。
在农业革命后的社会,出现了无需劳动但依然有吃不完的粮食的精英阶级,而那些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却活得比他们的祖先悲惨多了。他们的祖先只需要一个上午,就能收集够一到两天的口粮,除此之外,碰上洪水或者大旱,只需要迁移一段距离就可以度过危机。而农民们却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毒辣的阳光下,一直弯着进化赋予他们本应用于直立行走的腰,并且祈祷着不要碰到天灾,因为一旦洪水淹没了自己的家园,他们并没有像他们祖先那样可以依靠大自然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即便是丰收年,农民们依然需要将自己绝大部分的收成上交,并且与他们的祖先相比,他们的饮食结构也变得格外单一,更容易患上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的疾病。
当人们说农业革命使得人类变得更加幸福时,相信这些被压榨的农民并不会认同。事实上,即便粮食越来越多,可是大部分的人类,仍然维持着勉强活着的状态。人口越来越多,阶级的产生,让人类在繁衍上得到了保证,但基因却不在乎每一个个体是否变得更快乐,就像如今养殖场里的母鸡已经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物种之一,成为人类的家畜确实满足了基因繁衍的需求,但如果这些母鸡有选择权的话,肯定不会愿意出生在那个小小的方格里,每天被灯泡刺激着下蛋。
事实上,直到最近一百年,大部分的人类生活状态才有了改观,而带来这变化的是名叫“科学”的革命。
承认无知的力量以及名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宗教
在人类的历史中,无论是先知还是皇帝,大家都试图在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每一个宗教都在用自己构建的故事来解释这个世界的起源以及一切人们不明白的东西,而每一个皇帝,也都在用无数法令和道德规范,来向人们强调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无论是圣经还是古兰经,都在强调它的权威和不可质疑;无论是大汉帝国还是美利坚合众国,他们都有着不可动摇的统治合理性的来源,无论是自称“天子”的皇帝,或是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
科学的出现,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它大方的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而质疑已有的定理则是他成长的源动力。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对无知充满好奇而不再是惧怕。农业科学的发展,让精英阶级和农民都能吃得饱饭,而军事科技的发展,也让大国之间不再敢随意的发动战争,科学与资本主义一起,让人类杨帆远航,整个世界都因为贸易变得更加紧密。
现如今,因为科学和全球贸易的发展,人类的确在变得更加幸福,整个人类社会,遭受饥荒、战争、疾病的人群比例,相较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最低点。在这之前,精英人群所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活着,而如今,确实有更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让人们更快乐。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快乐却还是难以触手可及
消费主义告诉人们,只要拥有更多的钱,能够买到更多的东西,你就会更快乐。于是在今日,富豪们管理资产和投资时格外谨慎,反而不那么有钱的人,买起没那么需要的汽车和电视时却毫不手软。然而消费主义只是商人和政府编写的一个新故事。然而,一切顺利的时候,我的期望跟着膨胀,于是就算客观条件确实改善了,我还是可能不满意。而在一切不顺的时候,我的期望也变得保守,于是就算又碰上其他的麻烦,很可能心情也不会更低落。
读到这里,我也开始在书里寻找什么才能带来快乐,尼采告诉我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他说:“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而佛教则告诉我别再追求某种感受,“除了别再追求外在的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哪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了。”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
人真的能够成为神吗?
读到《人类简史》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断的冲破边界。通过科学,人类能够不再为食物和能源所困,还能够改造自然、改造人类自己甚至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而科学也确实从未辜负人类的期望,百年来人类对科学的投入,每每会带来巨额的回报,一次次的工业革命所开拓的新领域,总能为人类积聚更庞大的产能,满足人类更庞大的欲望,而这又更加鼓励人类孤注一掷的投资科学研究。这个飞轮一但开始转动,就不再停止,最终人类会借此走上成为神的道路,掌控一切。
这让我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历一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由于我的学校是一个石油专业院校,在大一的石油工业概论的课程上,老师说如今的新闻上已经很少再提石油资源将在四十年后枯竭的说法了,因为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每年都会有更大的油田被发现,或者有更先进的开采技术让我们去取得原先无法开采到的石油。这正是个投资科技所带来的回报的例子。
当然,也有另一种观点。《失控》中,作者的观点就是人永远无法掌控一切,当科技再不断发展下去,试图掌控一切的人类,将面临着指数级增长的复杂度还有难以负担的成本。《失控》认为,当科技发展的足够的高度和复杂度时,会“涌现”出单个个体所不存在的新的特质,这个特质可能是智能也可能是其他东西,但无论是什么,他终将脱离人的掌控,自我进化,而这失控的场景也是最美好的场景。
两本书所描绘的不同的未来,到底哪一个会准备迎接人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