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月,高一的同学要面临一个比较重要的抉择。面对高中选科,家长焦虑,学生迷茫。不必焦虑,也无需迷茫,我们一起理一理就会豁然开朗。
第一步,先了解一下新高考下选科规则?
什么是“3+1+2”模式?
【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出现多少种组合呢?
一般情况下,高中学校不会开满12个组合,因为选科人数并不均匀,那样就需要采取走班的形式。
走班模式”的好处:
因材施教。每个人所擅长的科目不同,偏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走班模式的存在,可以让新高考因材施教的初衷变为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扬长避短,可以极大提升孩子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这是一件好事。
走班有哪些弊端:
首先,走班制,会让学生“班级感”淡化,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也会相对变少,不利于高中同学、师生情谊的发展。
其次,“走班模式”需要很强的学习自主性,“走班上课”与大学上课有些类似。若缺乏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非常不利于学习,而高中生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还需要提高。
走班生通常坐在最后一排,这个位置会让孩子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容易分心。心理归属感较弱。走班生在班级里属于少数群体,集体荣誉感不强,有一种仿佛是“外来人”的感觉。
为了选科又不走班,多数高中学校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学校会减少选科组合。其实老师工作量是一样的,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发展。
关于这个建议,本人觉得相对科学,但并不完全赞同。对于基础好,精力足够的的同学物政地可以考虑,但是相反情况就不建议了。为什么呢?学科是讲思维和逻辑的,物理,纯理思维,政治,纯文思维,学生切换起来是有困难的。本人长期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也是政治老师,对于各个组合学生成绩有一定的了解,实践证明物政组合班政治成绩很难提高。简单说,学科之间有关联,大家都知道史政不分家,到了后面融会贯通相当于1.5个学科,而物政组合所需要的时间精力约等于2.5个学科。
第二步,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
孩子都是独一而二的个体,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志向也不同。
客观的成绩需要我们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两次成绩作为参考,高中第一个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有些孩子有明显的文科倾向或理科倾向,需要重点考虑。
客观的成长资源,发展支撑。通常情况下,孩子面临的社会资源是相差不大的,但有的家庭职业有世代相传的,例如:中医。有些职业没那么强的继承性,但是家族的社会资源我需要考虑,例如,律师。不是否定个人努力,只是微微考虑一下可以用的社会资源。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意愿。为什么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主体的清晰目标对人生的作用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被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因素、学历水平、家庭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
【目标的威力~哈佛大学调查】https://mr.baidu.com/r/1bmZOfdc4KY?f=cp&u=e55b3c10371a2ba5
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标;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之后他们开始了职业生涯。
25年后,当再度对他们跟踪调查发现,职业与生活状况都发生了极大改变的是第四类人。
25年来,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几乎都在为实现最初定下的人生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
而第三类有清晰短期人生规划者,25年后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他们的短期人生规划逐一变成现实,生活水平持续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第二类目标模糊的人,则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有些有着安稳的工作和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显著的成绩。
第一类没有目标和规划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状况糟糕,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所以说,目标,就是对人生的精准聚焦。
有了目标,才可能更有动力的学习、生活。哈佛大学的这份调查是针对大学生的,我们孩子可能还没那么成熟,但总的来说孩子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忽视主体意愿就会减弱孩子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第二,不给孩子“甩锅”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高中学习难度非常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自己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在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时所采用的思维或心理过程,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为什么有时候个体会进行内部归因,有时候会进行外部归因呢?这涉及到认知和情境因素。研究发现,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内部归因的方式来解释成功的事件,而采用外部归因的方式来解释失败的事件。这个现象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倚”,即个体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话说回来,就是当孩子学科学习遇到困难了,很可能甩锅:是学科的问题,你们让我选的,我本来是想选某某科的。
第三,不要因为这件事破坏亲子关系。我们都是为孩子好,想通过我们的经验传递让孩子少走弯路,但事实上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选择面前难说对于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必过度焦虑。
前面我发过一篇推文https://mp.weixin.qq.com/s/QtbglKbH07Mb-u5UwhJdWw
很多人阅读过,我现在的发展有我老爸“心大”的功劳。读高中文理选科,我物理很好,但是我最好的朋友选文科,我就选了文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师范专业学费低,我就选择了师范类。爸爸没有过任何的参与,只告诉我一句话,你自己决定,想好了就行。
可能我走过弯路,但是我有前行的勇气和动力,这一点最重要。
啰啰嗦嗦,又说了很多,希望家长大朋友和同学小朋友愉快地完成选科,然后开开心心充满力量向前冲!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