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大楼西边的绿地里,有一丛草一样的植物。
不记得是哪一年夏天,我在那个地方等车,百无聊赖中看到了那丛稀稀疏疏的草。那丛草在烈日下烘烤着,有嫩绿的新叶,也有褐黄的枯叶,不知道是死,还是是活着。泥土已被烤的板结、发白。一个秋天、冬天,都是这样,植株基部包围着衰老的腐朽的棕褐色的叶的纤维,依然也有两三片绿色的叶。直到有一天,那是初夏的傍晚,我看到那丛草一样的植物,开出了蓝紫色的花。
在那个傍晚,在淡橘色的夕阳下,那一丛草一样的植物盛开了蓝紫色的花。
那是一块约两三平方米的地,是一块绿地的边缘部分,紧靠着水泥板块铺装的人行道。内侧是几株滚圆、肥硕的红花檵木球,和一丛粗枝大叶的洒金珊瑚,还有几颗枝叶茂密的粗壮的香樟。 它们在一个春天光怪陆离的招摇以后,变的更加枝繁叶茂。幸运的是,因为地处边缘的缘故,那丛草一样的植物,依然头顶着阳光和雨露,看得到美丽的天空,还有星星和月亮。
那些草,大概30公分左右高,主杆是偏平的,像一把散开的扇子,斜斜地插在泥土中。有的一株独栽,有的两三株聚在一起,也有十来株聚在一起。有一根花柄从株心抽出,蓝紫色的花就纷纷地站在这些花柄上。花型很特殊,三片花瓣,花瓣由两条锯齿一般不平整的弧线围合。花开的姿势也是千差万别,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半向下翻卷,有的蜷起,有半卷着的,有的微微勾起,有的彻底舒展开来。处处流露着慵懒和随意,在毫无拘束的状态下绽放。像一位技艺极高的芭蕾舞者,在擦地、踢腿、划圈、打击、半蹲、全蹲等各种动作之间自由切换,缓慢、深情。花的颜色很特别,蓝色,还是紫色,有的偏蓝,有的淡紫,附着细细的绒毛,有丝绒一样的光泽。
一簇一簇没有规律的草,簇拥着自由曼妙盛开的紫蓝色小花,使得这个窄小的空间生机勃勃丰富热烈。那些花姿,像《天鹅湖》中奥杰塔的独舞,心里无语的倾诉幻变成一个个静止的瞬间。
它叫鸢尾。鸢,老鹰,小型猛禽。一个不太雅致的名字。 植物鸢尾的叶和老鹰的尾巴有相同点,都是扇状排列散开,许是因此而得名。后来,我在很多的地方遇见过它,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边边角角,边缘地带,沟河岸边。看见它在秋天里的沉默和孤独,也看见它在冬日寒风里的挣扎和坚守。看见春暖花开的时节,它在春风里摇曳着嫩绿的新叶,像一位可爱的妇人兴高采烈地试穿着新衣;看见它初夏灿烂的开花,每一株花朵都像一团燃烧的变幻的灵动的蓝色火焰。在每次遇见,我都默默注视良久。
梵高画过鸢尾花,《鸢尾花》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陷入困境,已然走投无路的梵高来到圣雷米,抛开了《星月夜》里永恒流动的旋涡的梵高,创作了鸢尾花。画面中灿烂的蓝紫色鸢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色精灵,浅似天空一样纯净,深如墨团般神秘。郁郁葱葱的粉绿色叶子、远处赭红的花、地上红赤泥土,打破了画面冷色的调子,使得色彩对比强烈且和谐,并富有律动,色调也极其明亮 。 有一白色的鸢尾花,朵大,茎长,花蕊正对前方, 像一只哀伤、孤独的眼,在一片浓烈的色彩中显得突兀醒目。这便是1889年5月间的梵.高。梵高还画过《阿尔勒的鸢尾花》、《黄背景衬托的花瓶里的鸢尾花》,梵高的鸢尾花,浓墨重彩,铺天盖地。充满纠结与对抗 ,然而整个画面压倒性地充满律动及激情,这便是生命的灿然与永恒。
路边的鸢尾花和梵高的《鸢尾花》都倔强地活着,路边的鸢尾花卑微而倔强,在一个个轮回中花开花谢,梵高的《鸢尾花》,高贵,张扬,已然以那样的姿态永生。梵高在表达什么?!我有理由认为,是表达了对生命狂热的爱,是折磨他的病痛的肆虐和疯狂,是幻想脱胎换骨的剧烈的渴望……《鸢尾花》,源自于伟大的梵高!那些伟大的思考和领悟,幻化成永生的鸢尾花!
凡夫俗子自然不懂梵高!如果让梵高的《鸢尾花》像梦想一样照进现实,不妨模仿一下,让我们喜形于色,欢心雀跃,隆重地出席生活的每一次盛宴,用浓墨重彩,刻画一朵朵千姿百态跳跃的怒放的鸢尾花!!
鸢尾花Iris,爱丽丝,彩虹的意思。它还是法国国花。相传法兰克王路易克洛维斯接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的礼物就是鸢尾花。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将鸢尾花作为他的印章和铸币图案,还用来装饰他蓝袍的边缘。
鸢尾花,是平凡,也是高贵!触手可得,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