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的准没错。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有些道理,等到你到了我们这个年级就知道啦。
我们怎么会害你呢?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每次回家和长辈聊天聊着聊着,突然对方就冒出这类的句子来。
我们如果不听,人家是长辈,不能得罪;如果听,又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很心塞。
面对这种常常会遇到的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我们提人生意见(指手画脚)的人,我们该怎么回应呢?
每次回家,我都可以看到,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同龄人被催婚的情况,各家大姑、小姨、他二舅轮番轰炸,个个苦口婆心。想想再过两三年我就要面对这种情况就感到可怕!
不仅仅催婚,还有就是刚毕业的面临择业的小伙伴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长辈们都认为国企好,事业单位好,应该去考个公务员。或者说,应该去当老师,老师好啊,每年有几个月的带薪假期,还轻松。
遇到这事的时候,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和长辈讲道理的,告诉对方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观念不同了,旧经验未必能解决今天的问题了,他们的问题在今天都不是问题,等等。
然而回答你的往往是篇头的那几句话。
这时,我们常常就被噎住了。他们这么讲,我们还能说什么?
其实绝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些话无法反驳,主要是陷在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里。
是啊,他们的确年级大、阅历多,但我们换个思路想想,即使这些都是事实,也不代表我们就得听他们的。
我们试试这三种思路,看看会不会更好。
1、在偏好问题上,指出它与经验无关。
“我上次给你介绍的对象,你怎么老是不愿意去跟人家见面呢?”
“不是啦,二姑,我真是觉得不合适。”
“你这孩子,二姑难道还会害你吗?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这个姑娘错不了。”
“二姑您误会了,您阅人无数,经验当然没得说,这姑娘一定是好的。我的意思是,喜好这种东西跟经验无关,您的经验再多,这方面也帮不了我的忙。”
看,长辈给我们介绍相亲对象颜值爆表、才貌双全,可偏偏不是我们的菜。他还能说什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偏好的问题上,一个人的经验多少和这个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如果我们发方向根本就不一样,他们的经验是没有用的。
2、在成长问题上,点明经验的真实价值。
“傻孩子,二姑当年也跟你一样,挑对象都挑自己喜欢的,死活不愿意听长辈的。我告诉你,过几年你就知道吃亏啦!”
咋一看,这样好像也很难反驳,她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你,你现在做的和她以前走的老路是一样的。
可是我们在进一步想想,真正值钱的经验是我告诉你,你就能有的么?
不,不是,真正值钱的经验是在试错中积累的。现在的科学实验经验,都是在一次次的不断实验试错中得到的,就算是一个成功的实验,你再做一遍都不一定能成功。这里涉及到一些科学实验的问题,我就不做多说。
我们回归主题,长辈用自己年轻时听老一辈人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在复制上一辈人而已。
如果是自己跌跌撞撞走出来的,那就意味着他之所以有这些经验,就是因为当年没有遵循老一辈的教导。
“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信我准没错,你也不想再走我当你的弯路,是吧?”
“二姑,您之所以会有这些宝贵的经验,也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听人劝,而我如果现在就按照您说的,我的人生就没有经验了。”
3、在责任问题上,明确权利关系
“二姑都过这么多弯路了,总结成经验告诉你,你为什么偏偏不听,要再找罪受呢?
”“二姑啊,正是因为您跟我打了这么多包票,所以要是我这次听您的,那万一以后这姑娘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总不好再回来找二姑负责吧。”
一般来说,当长辈给建议的时候,往往没意识到,你听了他们的话,就要为你的后果负责。
所以在最后的关头,可以亮明这一点。
注意
在和长辈对话的时候,要体现你不是在呛声,全看你语气如何。
如果想弱化冲突,可以用稍软或者调侃的语气把同样的话说出来,做出是开玩笑的样子。
开玩笑是三分真,七分假。七分是给对方留面子,三分是明示我们的底线和立场,给对方“软警告”。
—END—
参考文献:《好好说话》马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