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消费观,只有对个人来说相对合理的消费观。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随着个体的生存状况、生活习惯、人生经历而变化,尤其是幼年时期的经历奠定了某一观念的形成。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评判哪种观念是对的或错的,只是有几点原则是对我们形成相对合理的消费观有指导意义的。
首先,购买任何物品是,将注意力放在总成本上,而非仅仅关注货币成本。
这个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懂,但是对于经济匮乏的人来说,很容易忽视甚至根本就不曾有过这种意识。举个例子,我婆婆冬天时会到市里跟我们一起住,她和公公两人基本上就负责了家里的买菜做饭。我们平时买菜是按需取用,一次最多买三天的,买多了很容易放坏不新鲜。可是我发现婆婆公公买菜简直就是拿麻布袋往家搬,买大葱是成捆成捆的,买土豆是成兜的,买洋葱,一买就是十斤……。当然老人的心是好的。这样的买菜方式我们沟通过很多次,老人的说法是,买的多,便宜。可是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结果是我们接下来的一周内甚至更长时间,我们可能顿顿都是某一样菜,而且,厨房、阳台、客厅都不得不堆着廉价而不太新鲜的蔬菜。更无奈的是,老人们离开时,怕我们没时间或买的菜太贵,就买好多菜备着。然后我们会在二人回老家的一个月里,断断续续的扔掉已经腐烂的蔬菜,或是每天疲于应付的赶紧吃完还没坏掉的菜。当然,也只能吃有限的那几样菜,又不敢再买其他的。后来我们就跟老人商量,回老家的时候把所有的吃食要么处理完,要么带回老家吃。
这类事情相信在同老人一起居住的家庭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为什么年轻人买菜和老年人买菜会有不同的观念?老年人在买菜时,只关注一件事:菜价。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去降低菜价。我不得不承认,老人家跑十里地到菜市场买的菜确实比我在家门口超市买的便宜。但是老人去买菜投入的成本可不止金钱。我记得,公婆每次要去买菜了,就得腾出一上午或是一下午时间,而且自备麻袋,我们只有一辆自行车,所以要再借一辆;买菜前在拥挤的菜市场里寻摸,货比三家,满意了就一次买一大包,放在车座后带回来。买回来一定会被儿子嫌弃说教。当吃不了而已经腐烂时,每一个都得拿出来把腐烂的部分切掉,洗干净,存放。再过一段时间,还吃不完,就扔掉。
我知道是由于年幼时的经历使老人家对食物有特殊的观念和情感,使得即使现在不缺钱不缺食物也无法改变他们只有拥有足够的食物才能获取的安全感。但是我们这里从成本角度分析一下。相比我平时在超市买菜,老人家付出的是比我少的货币成本,高过我几倍的时间成本,与老板讨价、受儿子说教的心理成本,蔬菜坏掉时的多出来的后续处理成本。关键是如果把扔掉的部分剔除,只算吃到嘴里的菜的价值,并没有比我在超市买的便宜多少。例如,我买的紫薯四元一斤,每次少买,两天吃完。婆婆买的1块五一斤,一大麻袋,天天吃,吃掉的也就5斤,其他的都会慢慢的腐烂。如果要想办法保存,又要多出来各种成本。
相比较之下,老人眼中的便宜实际上并没有便宜多少。计较货币成本买回的便宜货,往往结果是得不偿失。
包括购买其他事物也是同样道理。所以我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用金钱解决其他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其次,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换句话说:投资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例如,我们每天要吃饭,吃饭当然是一种消费,因为花了钱嘛,但是你吃饭是为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精力去工作学习继续赚钱。从这个层面讲,吃饭也是投资。还以吃饭为例,中国人托人办事的时候常常以请客吃饭为由头,表面上课是在消费,可实际上很多事情一顿饭就是能解决,那么这顿饭就是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投资了。
因此,我们在买东西花钱时,没有必要因为花了钱而心中郁郁。有很多姑娘双十一血拼之后就是无尽的懊悔自责,其实,想想也没必要。你现在的消费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投资,当然所买物品既然已经买了就要物有所值,把它用起来。秉持投资的观点再去买东西我们恐怕就很难再看中廉价的商品了,虽然小投入大回报是人人乐见的,但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
最后分享几个消费的小tips:
宁缺毋滥,消费时,只买需要的,不买单纯只是想要的;
进商场前,列好清单,心中对所要购买的事物有个想法。否则很容易被导购牵着走;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已经付出的成本就不要再去纠结,只能浪费时间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