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误判心理学 1.生物的演化总是向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反过来思考所谓的“误判心理学”有何积极意义?哪些是可以继续利用的?剩下的是否可以改变?如何改变?
公司内部在本周例会上,发现了一个很常见、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和客户沟通时,作为业内人士,自己认为说的很清楚,也认为对方听懂了,但事实上客户根本没有理解。
有一个跟了很久的客户在和我们交流时,提了一个很常见、入门级的问题,这就好像我教他炒菜,都聊到要放几克味精、什么时候出锅,他又问要不要放油一样。
我们在惊讶之余,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沟通过程。是的,我们是讲过这个初级问题,但是对方真正明白与否,我们做了误判。
怎么改进呢?只能尽量减少专业用词,用平白、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讲,如果能有合适的、形象的类比,会事半功倍。另外,要引导对方提问,善于倾听、观察客户的真实需求。
2.人类社会性动物,和其它人产生的连接越多,越容易获得指数级的反馈。而另一方面,健壮的心理要求人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那么,如何区分“个性”的价值?如何看待“共性”的意义?
人只有和外界联系越多,才能获取更多真实信息。而‘个性’是自己在充分了解本人和外界的情况下,显现出来的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特质。
3.快乐是感性的过程,是否都可以通过理性逻辑来实现?
听过万维刚老师这几期‘佛学是真的吗’,对于快乐的理解仿似深刻了一点。如果说‘无我’,那么这些感觉、欲望也即是空了。至于能否通过什么方法实现,好像是个伪命题。
4.检视你以上问题的思考过程,是否存在盲点和逻辑错误。
肯定有,因为这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回答第三问时,我好像不在问题的逻辑里面,答非所问。
二.写出你对目前群氛围的看法,以及对自己读书的评价。
这几周群氛围不太热烈,可能这本书不如塔勒布的书写的深刻,或者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毕竟是《黑天鹅》把我们聚在一起。
感觉自己读书太浅,没有深入思考。因为过一段时间再读看过的书,竟然有许多新的发现,仿似从未看过一样。
但是,读书笔记确实是看懂一本书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