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原本我是想好好吐槽一下我妈,并且控诉多年来对她的种种行为的不满,后来写着写着,好像不太对。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口头上永远是各种对老妈的吐槽,却在一些从没留意过的时刻变了方向。下笔之前,我想的是一篇会被人谴责不孝的文章。最后回顾,竟都是都是温情散发出的酸味。
小时候从各种作文大全中读关于母爱的文章,又从专题电影看了很多关于母爱的片段。赞扬一个伟大的母亲,大家的笔调慢慢趋同。这让我特别想要弄清楚,为什么大家的母亲都是一模一样的人,为什么大家关于母爱的理解都是从各种生养的艰辛出发,难道只有在催人泪点的高潮,母爱的光辉才能散发出来吗?
小学初中甚至到高中,我都试图写一篇成功的“感人”文章。我仔细回想父亲和母亲对我各式各样的关怀,诸如大家所熟悉的“生病时冒着糟糕的天气去医院”、“为了给我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艰苦干活”。这些我的父母都具备,但我却写不出像其他人那样催人泪下的文字。这时,我在反省自己,是因为我的才思匮乏,还是我没有由衷去感谢我的父母?我不敢说是应试教育导致我思维跳转迟钝,毕竟我连最基本的模仿都没有成功。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写出关于父母的文字,不是我不想写,是我无法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其中的感情,也无法让别人通过我的文字感受我的独特感受。
我和其他中国孩子一样,习惯性接受父母给我的关爱,接受的心安理得。我虽然时常想到靠体力劳动赚钱养家并有两个孩子拖累的父母有多么不容易,但我仍心安理得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可能是我总写不出那些酸味十足的感人文字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忽视的是,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是不一样的,比如是我,就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一口一个好姐妹地叫自己的母亲。
我曾无数次想过没有我存在的日子,母亲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以“一片祥和”结尾,这结果十分可怕。我甚至用特别喜欢的白先勇先生的小说《孽子》中的“孽”字,用作那篇写母亲文章的标题。不过只是一个晚上,我便改掉了它。当然,并不只是因为题目与内容不符。阿青出生时母亲子宫蹦血差点丧命,他被看作是不祥之人,母亲讨厌他,连同他的整个人生。我出生后,却是偏爱父亲,惹得母亲十分无奈。可我是幸运的,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是正常的,一个孩子成长应该具备条件我都具备,却独独多了一个“偏爱父亲”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形成,一来是我自身的情感寄托,其次便是我妈的助攻。
有一种掐架,叫你说一句,我就要说三句。我妈强势地想要占据家里老大的地位,她似乎忽视了对我应有的关注,她没有具备一个属于她那个年代该有的特征,却具有那个年代其他女人不具备的精明干练。这么多年,她说过多少句不想见到我的话,我回过多少句不赡养她的话,我都记不清楚了。甚至在我上大学前,这些字眼都还出现过。我一度认为,离家千里是一个最正确不过的决定了。后来,我的种种想法,还是被推翻了,可能是因为那个刚强的女人在我面前哭的像个孩子一样的时候,也可能是我能轻易看透那个严肃面容后暗暗涌动的热流。
人,最可贵的是毫无心机,但最无奈的是,无法参透对方的口是心非。我突然写我的母亲,那篇文章仍然没有用最华丽的文字、最感人的标配,我只是真实的记录了我和她的日常,那些书中电影中从未提及过的日常,那些别人不能复制出来的日常。而我,从中真切感受到了“酸味”,一种不一样的散发温情的酸味。
其实我很庆幸,在她还能强势的时候,我能即刻少说一句话。慢慢变成大人的我,让只会妄下结论的她更加捉摸不透,慢慢成熟的我也不再执着于使她完全明白我。因为我好像慢慢懂得了理解和包容,也因为那份感情,只独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