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世相推出了一个收割韭菜的课程,据数据看,很受欢迎。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根本原因还是其利用了人们、尤其是高压力的上班族的焦虑及贪便宜的心理。虽然后期有很多媒体批评了新世相这次营销性质上的拙劣,但不得不承认,仅从营销手法上看,他们很成功。从来,有用的营销的关键都在于成功的抓住人性。
今天不打算对其做剖析或是评价,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发现,如果仅从朋友圈的视角出发,我的圈子中林林散散出现了三五条课程信息,而我周边的朋友中,有一个人在八点至十点的两小时时间被其完全刷屏,但其他朋友,朋友圈中则没有出现此次课程信息。更有甚者,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次课程的情况,即使第二天有众多媒体批评报道此次事件,他们也还是不知道。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沟通并不是无远弗届的,相反,发达的网络和众多的社交产品其实一直在构建并且不断的加强一个以自身为出发点的圈子,并且,随着壁垒的不断加强,每个人的圈子极难被打破。
首先,发达的网络在帮助我们高效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为我们建筑认知堡垒。二十年前,众多科学家一致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一定会使地球变得很小,小的诸如村庄一般,由此,“地球村”一词被提出,并在二十多年间不断出现,它代表着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达变得融为一体,各个国家经济体之间的隔膜将消失,地球变成一个真正的个体。然而,无论是最近这几年的世界经济状况,还是政治形势,都对这个预测做出了最为彻底的反驳,即使是为其提供最大支撑的互联网技术,也在事实上背离“一体化”的理念而走向反面,最典型的就是上述案例中的同一个事件在以相同的技术为载体的平台上的不同的展现,这是不同的人圈子不同的原因。那么,为什么网络越发达而圈子越多,并且相互之间壁垒越坚固?互联网技术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很显然,原因就是在于,互联网造就出了极其便利的交流技术,而就是这极其便利的交流技术使得一个个圈子不断的产生。这似乎是个悖论,按常理,交流技术越便利,对话就会越无阻、通畅,人们就会越容易得到讯息并且发声,这正是“地球村”理论提出的最大依据。但万事应该两面看。诚然,交流技术越发达,发声机会就越多,传播效果也越明显,但也正因为此,我们能更容易地认识到我们想要认识的人,并且能通过此类人,不断地放大想要听到的声音,由于心理潜意识里具有过滤、放大的作用,我们会过滤掉不想要或者不占主流的声音,而放大想要或者不断出现的讯息,久而久之,意识上的圈子就会被构建形成。这是潜意识里被动形成圈子的过程,或者说,这是个反向形成的过程。而从主动意识上看,或者说从正向形成的过程来看,就很好解释了,说白了,就是发达的技术能更容易让人找到同特点之人,并且与其相识、相知直至达成某种交流而加强关系。这种关系的加强过程,其实是圈子中的两点不断契合的过程,又因为同类具有聚合的特点,你始终是认识想要认识的人,而远离不想要认识的人,因此,与你同类的人不断地聚合在你身边,最终就会形成一个个以你为中心的圈子。当然,任何人都不只是属于一个圈子,每个人的圈子可能自己都数不过来,但是重要的,始终就只有少数几个。
其次,众多的社交产品在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认知圈子。坦白说,现在大多数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再是主动地探索了,它变成了被动地接受,而各个产品在向用户推荐新闻、课程、音乐亦或是其它产品时,无不依据着用户本身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而行为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正是构建人类社交圈子最大的驱动力,在媒介平台众多的前提下,驱动力对外很容易转化成社交圈子,对内很容易转换成用户对本平台的依赖力,依赖力越强,黏性越强,圈子壁垒也就越大。不过此种驱动力,其实更像是某种略带“兴奋剂”性质的视觉药片,能让用户不断的兴奋,但也相应的会带来更大的负面作用——视野变窄、信息获取力及信息接受度变弱,进而批判思维等对人类很最要的能力快速下滑,不一而足,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害处大于利处。
人们有时会炫耀自己的圈子众多及人脉之广,然而他总会忘记个体始终只是井底之蛙,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任何问题时,都会一叶障目。我们也无法避免很多圈子的形成,坦白说,有些圈子是必须的,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圈子,都是我们无意识被动建立的,或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拉入的。你应该深思,这些被动的圈子中,有哪些对我是有用的?有哪些在腐蚀着我?又有哪些把我从原有的高阶圈子慢慢的拉入低阶圈子?
生活就是由不同的圈子构成,我们始终都不可避免的入圈。但是要记住,时刻保持客观、冷静、拥有批判思维,不断地主动探索,是我们不至于沦为平庸,甚至成为被收割的韭菜的基本方法。
所以,能不能以此理论打造一个产品那?肯定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