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学部搬到初中部以后,小学部这一块儿地方就更显得僻静了。这样也好,事多心烦的时候,这里倒是个静心的好去处。夜晚更是如此,若是有月亮的夜晚,比如今夜,尤其妙不可言!
月出东山,无声无息,如水的清光缓缓流淌在大片空地上,梦幻一般,叫人忘却身在何方。我忽然想起《月赋》里“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的句子来了,一边遥望明月,一边则轻吟这写月的佳句,心里顿时产生一种与月光融化在一起的冲动。
西北风不时送来阵阵寒意,白日里形容消瘦的柳枝,这时候摇摇摆摆,它们的影子也在水里左右颤动。偶尔有几片楸树和栾树的叶子从树上掉下来,一声轻微的“吧嗒”后紧接着便在月光下随风跳动,发出哗啦啦的一串响声。
“凉夜自凄,风篁成韵”,又是《月赋》里的句子,身边虽没有“篁”,却有柳,在殷勤的西北风手里,韵味倒是有几分,只不过摆脱不了凄清的调子。
头顶的天空里有一些星,闪闪烁烁,像月亮一样静谧。东边一带,远远近近的有几盏白色的灯,像落在村子里的星星,显出一点倔强的暖。
此刻,月与星,与风,与树,与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无疑,月亮是主角,她为这一切营造了一个梦幻迷离的情境,她让黑夜里的一切,包括裹挟着寒意的西北风都有了美的气质。她是个善良的魔术师,她隐去了那些丑陋的东西,有些白天里并不具备欣赏价值的东西这个时候也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比如一截电线杆,比如一段屋檐,在月光下都成了画,引人遐想。
这个空旷的园子里,一点灯光都没有。如果没人愿意停电,没人肯定这个赏月日的话,不如开辟一些没电的场所也好。想月亮了,就去那里。我记得从前去某个山里住过些时日,山高水长,人烟稀少,夜晚只有纯粹的月色,那情景,简直非人间所有。只可惜那时身体微恙,心猿意马,没能充分领略,实在是遗憾得很。如今,那山里的月色怕也过多得沾染了烟火气吧。
无论想多少事,我的视线始终是不忍离开月亮的。月亮的另一大好处,是你可以一直看而不必担心伤了眼睛,太阳自然很少有这种机会,路灯则更不行。可以直视,自然容易上瘾,看得久了,便想入非非。
月亮虽好,添点装饰则更妙。像前面提到的柳树,再比如一座山头,一座房子,还可以是一座塔,甚至是一扇窗,有了这些装饰,月亮更显出她的多情来。
“人初静,月正明 ”,扯一匹月光,织一领披风,挡住喧嚣,挡住污浊,心里永留一片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