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各章都是在讲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完整、独立的“我”。
“我”是注定要融入“我们”的。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这会帮助我们模仿他人、体会他人情绪,建立社会关系,这也意味着你的大脑会受到他人影响。每一次听课、拥抱、微笑、与人深谈,我们的大脑都与之前不同。
孩子是要走向集体的,在这以前,父母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有更好的集体适应性以及社交能力呢?
1.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予她敏感、即时的回应。我的宝宝在小月龄时,老人告诉我们让孩子从小自己玩,培养她独立的品格。也许是希望通过这样做,孩子以后不会粘着大人。
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我读过的各发展心理学书籍、心理学专家写的育儿书,都提出要充分回应小宝宝的一切要求。《全脑教养法》从大脑神经层面给我们予以了解释:给予充分回应的宝宝,对预期会得到什么有所期待,对世界建立了信任和安全感。而人的大脑是有适应性的,也就是说,没有给予充分回应的宝宝,会慢慢“自己玩”,但同时家长失去的恐怕不是那点腾出来的时间能够弥补的:孩子大脑中和关系、情感有关的神经通路会关闭,严重时会彻底关闭。
补充一点书中没提到的:这种充分、完全的回应,到1岁时可以调整。1岁以后,可以慢慢延迟满足宝宝,并根据情况拒绝一些要求。但请记得丹尼尔告诉我们的:对孩子保持耐心、共情心和温和。
2.在家里和孩子做游戏。
有些爸爸妈妈愿意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希望在那里可以开发孩子的人际能力。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家里和孩子做游戏:过家家,捉迷藏,扔沙包比赛,幻想游戏等等。
孩子从这些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大脑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有助于大脑期待下一次的人际互动。这就帮助孩子奠定了以后人际交往的基础:人际是安全的,与人交往是愉快的。
3.利用好手足之间的冲突
你无法避免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与其想方设法避免,不如利用他们的冲突来帮助他们成长。当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注意对方的立场、非身体语言表现出的情绪。如果有孩子来找你告状,比如“哥哥说我是笨蛋。”,注意不要怼孩子“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你做了什么。”,也不要直接训斥哥哥。首先与孩子“联结”(在左右脑整合时,丹尼尔介绍过联结),让孩子感觉到他被理解,然后再引导孩子说出发生了什么,帮助孩子看到哥哥的立场。比如“你看到哥哥书上的画很漂亮,你很喜欢,嗯,然后呢?哦,然后你撕了下来,哥哥不高兴了。那我们想一下,妈妈刚给你买的新书包,上面的小熊很可爱,哥哥很喜欢,扯掉了,你会怎么样呢?”
此外,丹尼尔也告诉我们,只要手足之间的正面情感经验多于负面情感经验,就会帮助他们日后培养出亲密、相助的关系。所以,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制造环境,创造条件,帮助手足之间有更多积极正面的情感交流。
有些孩子看起来的确更自私一些,除了大脑发育还不健全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天生主管共情和人际关系的神经通路比大多数人的要少一些。这方面我见过一个例子。有次出去玩时,我家小孩(1岁)和一个3岁男孩、5岁女孩一起玩。3岁男孩不小心打了我家小孩一下,5岁女孩很快搂着我家小孩肩膀说:“别难过,小哥哥是和你闹着玩呢。”她安慰了我家小孩,又宽解了那个3岁男孩。
我还见过一个8岁女孩,她几乎关注不到别人。她对周围的任何人都没兴趣,也希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人际关系都可以如肌肉一样,越练越强壮。孩子每一次尝试关心他人、理解他人,都会使共情神经通路变得更强。
同时,丹尼尔也提醒我们:
1.保持孩子“我”的独立完整性。有的孩子为加入一些不良组织费尽心机。这就不是讨论融入集体的时候,父母要先帮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完善孩子“我”的独立完整性。
2.害羞很大程度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但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害羞”,将决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这部分个性,也决定着孩子以后在这方面的发展程度。
丹尼尔举了一个例子:伊恩是个害羞的孩子,从小远离孩子群,羞涩地坐大人腿上旁观其他孩子唱歌。伊恩的父母从不逼伊恩,他们只是给孩子创造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机会,鼓励、支持、安慰伊恩。伊恩长大后,仍然不是那么外向,但在人群中感到自在,能直视他人眼睛,有时表现活跃。
丹尼尔在书中告诉我们,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把个人的注意力和热情投入到他人的利益之中,而非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
往大了说,他人的福祉,就是“我”的幸福。从社会层面来讲,我们的幸福与他人戚戚相关。从利我的角度说,为他人谋福利,对自己也是有裨益的。不论怎么看,人都无法离开他人而独存。想得更广阔一些,对孩子人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