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平台写完当天的一篇文章以后,照例点击发送,意外收到一则信息提醒:恭喜日更成功,今天是你日更第336天,获得S1日更王者称号。
老实说,得到这枚徽章还是感觉挺意外的,我原先以为日更满一年365天,才会得到一枚徽章。不管怎样,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吧,是平台对我用心写文的鞭策与鼓励。我没有想到,当初一时心血来潮定下日更计划,一路走来竟坚持了300多天。回首这300多天来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最初我对于每天写文是持抗拒心理的,当初对于是否日更,平台上有两派意见。双方唇枪舌剑,各持己见,争得不亦乐乎,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终于不了了之。那时我是不主张日更的,我以为写文章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需要用心打磨。写文章需要时间,普通作者不可能每天都写出好文章来。文章应讲究有感而发,无病呻吟是要不得的。人的情绪也有高潮和低落的时候,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这也是尊重写作的态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每天坚持写作,我渐渐改变了原来的看法。的确,日更不必强求,应该因人而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来决定是否日更。从我的情况来说,文字的基本功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的目的呢,也很简单,那就是练笔,丰富精神生活。而且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了要成就一件事勤加练习的重要性,这是很有道理的。我感觉从前浪费了大把的光阴,动笔写的文字实在有限,如果要在写作上争取有所突破,多写多练是很有必要的。一句话,现在就是要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填补先前留下来的坑,去记录现实精彩的生活,并希望藉此实现文章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给人生留下遗憾。然而没有“量”怎么办?日更是一个好办法。
然而计划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最先我写文章是以写小小说为主,小说的素材也主要是来自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头天写好一篇文章,后面大脑中就要马上酝酿构思下一篇文章了。有时候头脑中灵光一现,想到一些点滴细节,担心忘掉,赶紧在记事本里言简意赅地记录下来。这样经历了一段时间,感觉周围熟悉的人和事都被自己写尽了,可写的素材越来越少,自己不免感到焦虑。
日更以前,我经常将文章投稿在简书的《短篇小说》专题,入选的几率还挺高。但是专题有一个要求,就是文章必须在3000字以上。我后来许多在文学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也多是日更之前写的。那时候一个星期也就写一两篇文章,感觉没什么压力。可是现在如果每天写3000字以上的文章,我感觉有些吃力,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影响了休息和健康。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现有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每天3000字的文字量,这也是我长期不练笔的恶果。我很羡慕网上那些每天七八千字日更的写手,可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由于日更,我不得不降低了写作的标准,强迫自己每天的文章不得低于1000字。当然,遇到得心应手的素材,写两三千字的情况也是有的。写小小说没那么多素材,我就夹杂着写一些散文,回忆一些熟悉的人与事。这样我的视野突然打开了,仿佛进入了一个广袤无垠的世界,那是我非常熟悉的生活,亲切而惬意,可倾诉的话儿绵延不绝。由于写作面的拓展,这样我就不会为每天的日更文搜肠刮肚而绞尽脑汁了。我深知,对于一名写作者来说,不仅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深耕,而且要熟悉并尝试各种体裁的写作,小说、散文、诗歌,甚至报告文学都应该涉猎,这样才能真正驾驭文字,驾轻就熟。谈到这一点,我很奇怪,为什么平台里关于“简书创作者”的称号的获得,有一条要求文章的风格必须相似并一以贯之,这实在有点因噎废食、画地为牢了。
生活如此精彩,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又充满了故事。我愿意拿起笔来,孜孜不倦地记录下人生中每一天里的点滴感动,温暖余生,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