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系列读书笔记缘起于“发愤的草莓”发起的“拆书”活动,之前参加过一次”发愤的草莓“的网上系列课程(付费),感觉是很棒的,笑来老师的书也看过一本,很喜欢,所以看到这次活动(免费)就也顺势参与进来。现在能碰到靠谱还不收钱的社群完全是缘分啊缘分!
活动根据《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原创的成人学习方法论,用以下三个步骤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的内化:【选摘】、【思考】、【行动】。
【选摘】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才那么不现实地希望找到一个方法,靠其迅速达成目标,完结任务,获得解脱。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举例来说,谁都没有办法今天怀孕、明天生产。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大约需要40周,这个阶段无从跨越。聪明也好,力大也罢,一位母亲从怀上孩子到生出孩子,就是需要这么长时间。
……
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
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做两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地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来,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资本换取那些“暂且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投机的方式并非不能用,尽管它的成功概率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而它的失败概率甚至和它看起来的成功概率一样高。
【思考】
浮躁、没有耐心、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件事如果5天后能看到效果,我会兴冲冲的去做,而如果5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我的动力就好像被戳了一针的气球,”biu“的一下就下去了。
这跟我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初中的时候,感觉专注学习的状态时间过的太慢(上课很无聊),于是我作死的把自己的意识流放到”右上方“,这是一种意识”飘着“的感觉,好像跟现实世界的连接被什么隔了一层。习惯之后,似乎我的神经链接从A频道换到了B频道,我自己换不回来了,然后就总是处于神不守舍,”脑子不在线“的状态。
最近稍微能”换回A频道“,但一天能有1小时这个状态我就偷笑了,每次都要有意识的进行一段”咬牙切齿“的拉扯才能争取到一小段”清醒点“的时间。于是对两种状态的对比感触就比较深。
"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是我意识里的一个盲点,不清醒的时候,这个道理虽然显而易见,但我并没有深刻理解,接受它,似乎希望那个问题放在那里,有一天它可以自己解决,希望幸福可以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懒于付出,特别惜力。
说到底,这属于一种贪心和侥幸。
【行动】
以后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 就像笑来老师建议的那样,拿出一张纸,左边写“我有的”,右边写“我要的”,分析自己要如何在现实与愿望中间搭建起一座靠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