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父母的建议》这本书里面描述了一个场景至今我印象深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位女学生在成人之后拜访了他。两个人相谈甚欢,但是谈到婚姻家庭的时候,这位女学生就开始向她敬爱的老师陈述自己的苦恼。她说,在学校,自己是好学生,每一样科目都能够拿到好成绩,整体的表现也很出色。可是结婚以后,她发现自己跟丈夫都不会生活,两个人不会做合格的丈夫和妻子,他们不会相亲相爱,不会相互尊重,也不擅长相互忍让,更不会体察身边的人,不善于用理智驾驭情感,也不善于珍惜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位学生不是个案,还有很多年轻人成家之后,并不知道如何与伴侣相处,吵架拌嘴都算是轻的。他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类现象,是因为结为伴侣的两个人,从小都没有学会如何为人父母,没有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伴侣。这本应该是从出生就开始学习的。
从孩子出生开始,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的相处方式,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听入耳中,记上心头。
孩子进入幼儿园,去学校,步入社会,他们的沟通模式最初都源于家庭。他们与人沟通的方式,就是在家庭中习得的。
夫妻之间的相处会影响孩子哪些方面呢?
其实有很多方面都会对孩子形成影响,包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沟通,如何一起应对问题,如何解决争议和分歧等等。
(1)彼此关顾与爱的能力
通过前一篇《》我们了解到,丈夫和妻子之间,两个人是否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孩子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如果家庭中,夫妻两个人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要求,只想着自己,那么就很难维持彼此之间的情感。比如,丈夫埋怨妻子家务做的不好,妻子怪丈夫不帮忙一回家就看电视,两个人缺乏相互理解和关爱,久而久之,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也就会被一直耗损。这样的话,孩子未来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也很难会对他人形成关爱,更多的是对他人的要求、埋怨。
(2)如何沟通
如果夫妻之间沟通的语气刻薄、情绪化,那么孩子在社会环境中,也容易脱口而出刻薄的言语。比如,丈夫觉得家里的墙面应该翻新一下,跟妻子提了一下,妻子就说,有人么好翻新的,整天就知道折腾,怎么不见你帮我干点家务。又比如,妻子买了一件新衣服,丈夫说,你就不会选衣服,这颜色又老气又难看。孩子在这样的沟通环境中长大,就很难学会如何正确的与他人、与伴侣沟通。
如果丈夫和妻子之间,能够彼此理解、倾听,那么孩子也会学会理解他人。比如,丈夫说“今天好累啊。”妻子听见了,回应丈夫:“是不是今天工作任务加重了,我先给你准备热水先泡个脚。” 又比如,妻子说,老公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丈夫说,“你的审美我放心,这件衣服适合我们周末出行穿。”
这样的沟通环境下,孩子也会感受到沟通中的爱和彼此关顾。
(3)如何一起应对问题
家庭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或问题,但是遇到问题如何去解决,这是一门学问。如果丈夫遇到问题后,妻子不仅不帮忙,还抱怨,那么不仅影响两个人的情感,孩子也没有办法学会如何正确的应对和解决问题。
比如,因为家里的窗户没关导致屋里进水了,妻子回家看见这种情况,直接给丈夫打电话,一顿大骂,说:“你怎么不关窗户,屋子里都进水了,怎么这么粗心。”丈夫说:“平时不都是你关吗,我以为你关了,你不关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两个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相互推脱,伤人伤己。
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学会的只是抱怨和推卸责任。
同样是这个问题,如果妻子看见了,第一时间先是擦拭地板,处理好家里的进水后,和丈夫开一个家庭会议,制定每天出门之前的检查方案,并请孩子监督,那么这种处理方式,孩子也会学到心里。
(4)如何商量事情
两个人总会有分歧,如何商量、探讨、决策,同样是夫妻之间的相处艺术,也是给孩子的很好的与人处理分歧的教育机会。
夫妻之间有分歧,丈夫可以说出自己的出发点,妻子说出自己的出发点。都了解了对方的立场后,两个人权衡利弊得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样才是健康的家庭。如果两个人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出发点,只会使用强权和发脾气来强迫对方支持自己,那么给孩子传递的就是,如果想让别人听自己的,就得强势一点,那么孩子在未来与人沟通过程中,就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也就很难被同学们、同事们接纳。
夫妻之间的相处,可以教给孩子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沟通能力、伴侣之间的相处方式。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点,总是给孩子错误的示范,那么怎么能指望孩子未来能够收获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