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真:池塘的水干了,走起,捞鱼去
在我家门口前面有口池塘,如今早已填成平地。听村中的人说,原打算在这里整个球场,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落成。
最终在这里,用水泥硬化的一亩三分地,成了一个晒谷场:晒晒黄豆、花生、谷子……
现在最大的用处就是方便停车,或是村里有哪位老人家过辈了,族里的父老乡亲在这里围库:先用石灰撒上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圈。
孝子和族人一手拿着一小段树枝,一手拉着长长的一卷白布,沿着石灰线,围成一个大圆圈。那三五个师公就在那圆圈里面做法事,又蹦又跳的,嘴里念着经文……
拔动心底深处那根弦,儿时池塘的乐趣、尘封于心底某个角落的记忆,不经意间打开,依然如昨日,令人微微一笑,或难以忘怀,抑或于某年某月某日,典当某段时光,来滋补情怀。
1
那时塘里养了许多鱼儿,那时候的水清澈澄明,为什么呢?问得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的东边有块田,北面是条小溪,南方也有条小河。
塘里的水从南面的小河流进去,再从北面的小溪流出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拔开云雾,安静了一个晚上的池塘,此时也热闹起来。
蜻蜓低飞,鱼儿畅游。走在塘埂上,呼吸着草木的芳香,混和着泥土的气息。
看鱼儿跳在湖面上欢快蹦跳,听黄莺婉转的歌声。
忽然一只鸟儿,从高空往下俯冲到这个湖面。噗的一声,它嘴里叼了一只鱼儿,闪电般向远方飞去。泛起的阵阵涟漪,以证它来过。
那是啄鱼鸟,丰盛早餐又到手了,赶紧去吧!找个地方好好享用吧!
塘埂上的芭蕉叶,芋头叶,杨梅树,枇杷树、桑叶树,水杉……葱葱茏茏,苍翠欲滴。
绿叶上的水珠还在滚动,就像眼珠滴溜溜的转,睁开了双眼,打量着这个鸟语花香、草木一新的清晨。
紫红的桑葚,黄色的枇杷,挂枝头。些许桑叶、树枝垂落在水面上,微风一吹,荡漾着水面,波光粼粼。
远处山川、田野染绿颜。一川烟草,甚是茂密。草长莺飞,蛙声、虫鸣一片,不绝入耳。
2
寒冬腊月,清晨。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光秃秃的岩石,像一个傲骨嶙峋的战士,守卫着这片土地,静静地傲立于风霜中。
小溪的湖面上,冒出一片热气。这里水的源头,就是远处山脚下从地底冒出来的:山中有个岩洞。
地地道道、正宗的山泉水:冬暖夏凉。
小溪边,每个人手里拿着个口杯、牙膏、牙刷,肩膀上搭着一条洗脸帕,在这洗漱。
还有拐着个桶,来洗衣服的。清晨叽叽喳喳的小鸟唱歌声,谈话声,嘻笑声,混合着搅动的流水声,一首交响曲在空中飘荡。
那时候的我们,最乐此不疲的是:舀上一杯水,蹲在棕褐色的塘埂上,边刷牙,边盯着这个塘面。
一层薄薄的冰,笼罩在这个塘面上。忽然,啵的一声传来,冰面破开了。
这是我们学作,捡了一颗石子,投入到这个池塘里,看能不能惊起,这个在正在水底睡觉的鱼儿。
塘埂上的芭蕉树、桑叶树、水杉,正处于冬眠期,正在养精蓄锐,默默发力,等待春天的到来。
3
到了腊月二十几,年根儿了。塘主的腰板儿挺得更直了,喜悦的笑脸比冬陌上的太阳还要灿烂。
因为塘里可以放鱼儿出来啦!塘主有一大笔收获。
我们这些小屁孩,也沾了塘主的光,可以在池塘里捉泥鳅,搞些小鱼、小虾,找些螺丝、蚌壳。
先得把塘里的水放干。半夜鸡叫,大概凌晨四点左右,穿上水裤,把这个塘口挖开,让水流出去。再塞上一个网,以防鱼跑出去。
当天微微亮起,塘里的水也放干了,那鱼儿白花花的一片,在那里游荡、翻滚,拍打着泥浆。
拿一根竹网,把这个鱼全部捞起来,先放入一个装些有水的大塑料桶里,再装车。
一部手推的板车,在那个箱里面先垫上几个稻草上去,再用塑料薄膜一摊,摆正,把这个水倒进去,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鱼池了。
把这个鱼装上车,走了,向着街上的小集市出发。你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
去吧!美味的鱼儿,让人们尽情享用吧!
4
塘主把这些鱼儿,挑选完,装上车了!剩下的小鱼小虾,就让它去吧!
那时的我们就大呼小叫的,拿着一个个小小的红桶,穿上水鞋,去塘里面搞鱼去了。
尽管嘴唇冻得发紫,但是搞鱼,找虾、蚌壳的乐趣,战胜了一切!
“哎呦,这条鱼,又跑掉了。
我又找了一个蚌壳。
我捡了一个大大的田螺。
我在这里弄了一条小鲤鱼。你看,它还在欢快的蹦哟,害得我抓都抓不住。”
各种欢快的声音在池塘的上空,飘荡回响,仿佛还在昨日。
正如冰心所说: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