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需要说明的是,“红三角”其实就是在部队普通信件上加盖的用以免除邮资的三角形印记。我曾有幸穿过三年绿军装(当然,心底里我总希望自己永远是一名战士)。在部队的三年里,我有着一名战士期盼信件,以及急切地想将自己以背包当桌子、大地作橙、盘腿坐着写下的一封封信封上盖着醒目的红色三角戳的信件寄出去的那种切身体会。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很多人都已不用纸和笔写信了,因而许多人可能很难理解,当时的一封信,对于一个才十八、九岁,而且大多是初次远离家乡与亲人的年青人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那时的一封信,给我们这些曾经的战士所带来的快乐是巨大且长久的。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这“红三角”兴许已变成了军旅文化中一种符号化了的特殊的文化印记。不过,文字与笔及纸的结合却自有其价值和力量。我的手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封由一个与我一起从家乡走向边防的战友,从与我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另一座军营里给我寄来的信封上盖着红色三角戳的信。当时,作为战士,战友之间在确有需要时是尽可通过军线通话联络的,但我和我的这位战友却坚信文字与笔及纸,在加深战友情谊上的力量。正因为有前述缘由,所以在此,我谨將下面这些文字用以纪念那曾经的绿色青春期。
在千万个绿色邮筒的深处
裹藏着千万颗倾诉的心
在千万个散发着
油墨清香的方型建构中
醒目的是
那一颗颗泄透着青春原色的
红三角
乡思
被远在群山外的戍边人
熔进了热流激淌的血脉中
灌注于
一颗颗用抽象手法呈现世人的
恒永的心
巨树参天
遮不断望乡人
风沙难阻的凭眺
青山绵远
隔不开思乡人
倾听雨打青桑的兴味
月印床头
挺风持戈的戍边人
忘不了家乡岭头
那映和着叶哨声的
白发拂动
戍边人的心
化成了那一颗颗,永远的
红三角
相思
远在浩淼大海这头的戍边人
把细密的思绪编结成
幽蓝的泊湾
在海鸥,也
不愿飞临的孤礁
挥手辞别
一夜的神驰
捧抚着星布的晨露
迎着朝霞
放一纸红色的三角帆
将高脚屋内炽热的情怀
送到顺风渐近的绿岸
期盼,有
一抹山兰的清香
期待,有
一声人生初航的美好祈愿
远在浩淼大海这头的戍边人
依风凝望的心
是用抽象手法呈现世人的
恒永建构
那一颗颗,永远的
红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