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辨别行为背后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整件事情的背景,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个体心理学大师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个案例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行为的呈现方式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背后的想法无外乎有四种
一寻求过度关注,
二挑战权利,想要自己做主,
三报复,
四自暴自弃。
当德雷克斯解释这四个行为目的时,人们常常会问:“我们怎么把孩子往这些框框里放呢?”德雷克斯回答说:“不是我老把孩子往这些筐里放,而是我在那里找到了他们。”
这样一来,对父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就简单了很多,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来作出决定,然而虽然他们的观察是极其敏锐的判断,却不一定准确,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辨别能力有限,当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时候,他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的行为中的某一些来恢复信心与勇气,找到被爱的感受与价值感。之所以说他们是不恰当的,是因为孩子这些目的是建立在感觉不到被爱的基础上,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大人会否认自己不爱孩子。
第一个不当行为,寻求过度关注,当孩子错误的认为,只有受到人的关注,只有别人对我特殊优待时才会有归属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让别人为我忙得团团转时,才能显示出我的重要性,那么这样的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关注。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回家后你正在厨房做饭,你的孩子不断的在叫你:“妈妈,你过来”你说:“什么事啊?宝贝,我能听到你说吧”可是孩子并不是说有什么事儿去叫妈妈你过来,于是你过去了之后走到孩子身边,她说妈妈我要你陪我玩儿。你给了他一副拼图,跟她说你先拼图,妈妈马上就好了,可是你刚进厨房不到两分钟,孩子又开始喊了:“妈妈你好了没有?快点儿。”
在这个情景中,孩子很明显是为了寻求妈妈更多的关注,所以他一开始并不是走进妈妈,而是叫妈妈过来,当妈妈放下手里的工作时,他就觉得自己胜利了,寻求关注的孩子并不快乐,他认为自己得不到关注的时候就没有价值感,没有家庭地位,它需要不断的确定自己是否重要,所以当你注意到他时,他就停下来,不再烦你,但很快又会产生同样潜意识疑问,妈妈到底爱我吗?在妈妈心中我到底有多重要?于是她故伎重演,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行为会带给妈妈一些不好的感觉,妈妈可能会觉得很烦躁,也很着急,因为他需要给全家人准备晚饭,而孩子却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他,他可能会感到愧疚,自己总是没时间好好陪孩子,饭也没做好孩子也没陪成,虽然这些感觉会让妈妈不好受,但这些感觉对妈妈来说非常宝贵,因为这可以作为辨别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一条线索。当你觉得心烦,恼怒,着急或者内疚,那么孩子的行为目的很可能就是寻求关注,我们还可以通过第二条线索来看,当妈妈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一般来说如果他会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者换一种方式继续打扰妈妈,通过这两条线索慢慢就可以确定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寻求关注。
当孩子寻求关注时,我们不能把孩子临时支开,或者或者打发他做一些事情,这样她是感觉不到关注的,而是觉得你在敷衍他,因此他会更加夸张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
当孩子寻求关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有帮助的参与进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如果你正在厨房忙碌,可以拿些菜让孩子帮你摘菜,可以让他站在凳子上和你一起洗碗,或者让他帮你去阳台上的盆栽里拿一些小葱,只要你愿意,总会找到适合孩子的事情,只有在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感受到妈妈真正的关注,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当他感到归属感与价值感时心里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会在没完没了的纠缠着你陪他玩耍。
我们要知道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家长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关注,那么就要真心的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一些能促进心与心连接的事情,而不是进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形式上的陪伴。
孩子需要在爱与关注里成长,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关注,才不会通过不当行为去寻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