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坐公交车时,一对母女坐到了我前面,刚坐下,年轻的妈妈开始数落。
“你看你这成绩,都把妈妈愁死了,英语学了3年,跟人家学了一年的一样!”
小女孩不说话,装作若无其事看自己的手。
“现在都一年级了,还整天要玩。如果你学习成绩好,我可以天天让你去玩,但你不是呀。从明天起,放学后要在家里 温习功课,毽子、跳绳全部要收起来。”
“妈妈,那个好漂亮哦,是什么东西?”小女孩想岔开话题,指着车窗外的一个雕塑问妈妈,妈妈瞥了一眼窗外,没理会女儿。
“这次文艺表演有你吗?”
“有啊!”
“那是集体合唱,最后大合唱你才上去的,那也叫表演吗?老师可怜你们几个才让你们上台的,多丢人!”
小女孩脸色阴暗了下来,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次语文竞赛有你吗?”
“老师才选十个……”
“十个怎么啦?证明你没用,所以才没被选上!幼儿园时妈妈给你花了多少钱!”
“唉,你看你这样子,怎么就不给妈妈争气!成绩这么差,以后扫街去吧!”
“我觉得扫街挺好,勤劳!”
“你故意跟我作对是不是?”年轻的妈妈冒火了,扬着手想打孩子。
小女孩“哇”一声哭了起来,妈妈的态度180度转变,赶紧哄女儿:“囡囡乖,不哭,囡囡是最棒的、最优秀的!”
这是在教育吗?很明显不是!这位母亲是在羞辱孩子,羞辱完后却毫无原则地哄孩子,将自己所说的一切全部推翻,最悲哀的教育莫过于如此,有多少父母犯了这样的错误?
邻居家有个孩子已经拒绝跟父亲(正好是孩子的数学老师)讲话一个月,孩子的妈妈很着急,当我问到根源时,孩子说出了心中的疙瘩:“上个月数学小测试我得了不合格,本来我已经很内疚,并且打算将所有的错误校对。但是爸爸把我叫到办公室,当着全部老师的面把我羞辱、挖苦了一番,我感觉到在其他老师面前抬不起头,所以我很愤怒!”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本来已经内疚的孩子,被父母的羞辱,却演变为叛逆。因为羞辱性的言词一旦说出,尤其是当众的羞辱,对孩子的影响很难消除,因为羞耻感直接伤害孩子的内心,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还会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紧张、对立和恶化,从而产生仇视心理。
最近遇到的一位粉丝妈妈的做法很好。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因为淘气将一张妈妈的护垫粘到了客人的裤子上,客人非常尴尬。她没有斥责孩子,只是温和地跟客人说:“您稍等,我将给你一个交代!”爸爸跟客人继续在客厅聊天,妈妈把孩子叫进了房间并关上房门教育了一番,在这个过程中,客人没有听到任何一句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没多久,母子俩出来了。孩子郑重地站到客人面前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客人释然,孩子也没有任何一点负面的情绪,这是妈妈对孩子尊重的结果。
所以,请记住,你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变得更好,而不是羞辱、打击孩子,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关上门保证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进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完后不能因为孩子的哭泣而说自己刚才的教育不对,不仅让这一切教育失去意义,父母的威严没有了,更严重的是,孩子将“哭”当成了武器,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哭,爸妈就会停止一切烦人的举动,最终结果孩子会越来越叛逆甚至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