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国学方面的书,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经》,颇有感悟。下面就让我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吧。
究竟何为“道”?我的理解是: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神秘力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规律。大自然已经为我们展示了道的力量,那湛蓝的天空、明澈的湖水、巍峨的高山、芬芳的花朵,这都是大自然的魅力啊!我们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有灵性罢了,但灵性这东西并不一定总是好的,因为人类容易自以为是,他们甚至提出了“人定胜天”等幼稚的观点,为了眼前的利益滥砍滥伐、无节制地破坏自然,于是,雾霾出现了,湖水浑浊了,这是违反“道”的结果啊!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已经成了我的座右铭。是啊,不要轻易给别人许诺。因为你并没有完全明白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你所要牺牲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你给了别人一个期待,一旦你食言,就会给人留下不讲信用的印象,就算你履行了承诺,你必然要牺牲一部分资源(时间、金钱、精力、人脉等等),除非,你真的想好了。“多易必多难”,凡事不要想的太容易,难与易从来只是相对的概念,所以,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说的话切不可太当真。大多数时候,事情会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因为你刚开始评估一件事的时候,总是忽略或者未曾预料到某些情况,而这些情况都是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只要订好了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就行了,一心想要走捷径,往往会绕的更远。是啊,我们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不可急功近利,那样反而误事情。
“柔弱胜刚强”。这是道家一个很经典的理论。我很赞成!为什么呢?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竞争,很多企业也奉行的是“狼性文化”。对此,我个人并不是十分认同,很多凶猛的野兽已经灭绝了,存活下来的反而是那些看似弱小的动物。我们为什么不能惬意、愉悦地做事情呢?为什么要一味逞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做事情呢?那样真的好吗?前几天,新闻报道36岁的IT男,清华硕士张斌由于超负荷工作,猝死于厕所。我想,发生这样的悲剧,与企业、社会都有关系,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当事人。据张斌妻子说,张斌是一个责任感和忠诚度都很高的人,为了完成这个项目,经常是加班到凌晨,第二天5、6点又去上班。张斌的确很“强”,但这样真的好吗?为什么感觉力不能支的时候还强撑着呢?张斌走了,可除了带给家人无限悲痛和媒体一条新闻外,对这个世界还能有什么影响呢?
最后一点感悟,凡事都要依“道”而行,这样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想起了大学时追一个女生被拒绝后的痛苦,现在想想有点不该。为什么呢?因为在得知我与她的“道”不同时,还去追求就是违反“道”的,即使死缠烂打地追求到了那个女生,就一定好吗?当然不是!因为真正的爱情不必如此痛苦和费力,没有得到她的心就一定不好吗?当然也不是,“道”已经告诉我:“她不是你的菜,该放手了”。可惜当时的我并没有领悟到这个“道”。
总之,读了《道德经》,我懂了很多,以后要继续阅读,继续体验,继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