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今天在简书上刷文章,看到首页推荐里面有很多文章说到日更写不下去了,想放弃。
也有人很纠结,好不容易坚持了那么久,如果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日更,实在太可惜。但写下去又特别艰难,没有素材,没有灵感,没有时间,现实当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个都很具体。
读了好几篇之后,我的感触越来越多,想把自己这几年写文章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如果能够帮助大家对“日更要不要继续”这个话题找到自己的答案,那我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先说说我的日更故事吧。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于2017年6月注册了简书,然后断断续续在上面写了一些文章,那个时候的文章,除了自己新写的之外,还对以前零零散散在QQ空间和博客上面发的文进行了整理,然后在简书上重新进行了发布。
当时的我只有一个感触,就是终于有一个专职写作的平台,可以让我把自己的创作的文章全部收集到一个地方,而且还可以和所有人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主要是这个地方汇聚的基本上都是文字爱好者,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但尽管如此,我也只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就没有在上面写了。好像2018年全年只发表了一篇文章。不过对简书的关注是一直都没有停止的。
人虽然不在江湖,但你必须让你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对江湖动态的关注,这样你便不会轻易掉出圈,不至于回来的时候连门都找不着。
然后时间来到了2019年2月底,我在简书上看到了日更挑战的消息,出于好奇,出于对文字依旧不减的热爱,我选择继续上路了。
当日更挑战的第一天,手机窗口弹出挑战成功1日的界面时,我的内心涌现了一种莫名的仪式感。内心久违的澎湃和热情被点燃。
接下来的日子,我保持当天发文后,把第二天的文章也提前写好,然后在第二天一早发布昨日提前储备好的文章,同时写第三天的文章。
差不多保持这个节奏到20天的时候,我得到了日更挑战成功20天的纪念提示界面,但是这一次,我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种忧虑也同时在心里滋生。
20天下来,其实我已经比较累了,主要是日更周末两天也不能喘息,必须得保证输出,而我又不想只写一两百字就敷衍了事,所以写到二十天的时候就感觉有点累了。
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坚持下去?
因为这是写作路上的第一道坎,我选择了坚持。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上下班路上在想文章题目,坐在轻轨上想,看到外面的风景或者身边擦肩的某个人的神情,我也在想,睡觉想,做梦想,一觉醒来还会想。
我通过不断挖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又继续写了一个多月,到快两个月的时候就彻底绷不住了。
只观察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观察的范围只停留在自己生活半径以内,而思考的深度也只能框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你无法产生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见解和疑问。
两个月过后,我对日更的意义和必要性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怀疑。
有人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了,只要有了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突破。其实这句话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保持持续不断的日更输出的同时,也要有源源不断的输入。
大家都听过“不给马儿吃草还想让马儿跑”这句话,不让马吃草,它必然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累死在路上。
回到我们的日更话题。日更就是对自己关于生活、工作的思考的一种输出,是自己精神世界认知的呈现,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写去输出,而没有输入,那必然很快就会面临才思枯竭的一天。
那个时候你会对自己特别抓狂,你感到自己的脑容量严重不足,无法输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你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然后在深深的遗憾中不得不选择放弃。
因为大脑已经转不动了啊!
我的日更坚持了100天,在从第二个月到第三月过渡期间,我过得比较痛苦。找各种素材,逼自己去看书找灵感,面对电脑发呆的时候我就捶自己的脑袋,期望把自己捶醒。这些所有的努力,最后终于支撑我走到了日更100天的里程碑处。
日更过的朋友对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比我更深刻的感知。
整个过程,尤其到后期,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坚持与放弃中徘徊,然后就像正义战胜邪恶一样,坚持每战胜放弃一天,感觉自己就离目标和胜利更近一天。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日更这件事做了比较深刻的反省。由此写了三篇文章:
在此之上,我对三篇文章做了汇总——《日更三问(完整篇)》。大家也可以通过阅读这一篇一气呵成去了解日更相关问题的总结。
这三篇文章是基于当时的我对日更的一个思考。再后来100天快结束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日更的总结——《日更,是对自我的ge ming》。
原谅我这里使用了拼音,因为很可能是这两个字的原因,我的这篇文章后来就被平台给锁了,只有我自己可以看见。所以为了避免今天这篇文章能够顺利让读者看见,我选择了拼音,相信大家肯定明白是哪两个字。
在这篇文章中,我有一段总结,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受用的,现在贴出来大家共享一下:
简书上的日更挑战赛口号是:写作日更,让坚持成为习惯。
其实,日更不仅仅是在写文,更多的是培养一种习惯,一种坚持到底的毅力。有了这份执着和恒心,未来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在难走的路上便不再觉得辛苦,在一个人前行的时候便不再觉得无趣和孤独。
日更,是对自我的重塑。
每日更文,是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加深;每日自省,是对自我的不断调整和提升;每日变化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则是将现在不够好的自己精雕细琢成未来更好的自己。
日更,更的不止是文。
在100天日更届满的时候,我有一种跑马拉松终于跑到终点的感觉,至此,我写文超过了20万字,这也是我截止那个时候自己对于文学最大的积累。
从最开始的兴奋,到后面的疲惫,再到后半程的缺氧无力,虽然身体并没有实际上去完成一场长跑,但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却如同在大海里航行了一圈似的,经历了风起云涌,经历了翻江倒海,经历了几乎被大海彻底吞噬的绝命危机,终于在最后的顽强时刻看到了终点。
那一刻,我如释重负,久违的轻松席卷全身,在那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更文,想起曾经一度写文章写到真的有点想吐的那种绝望和重压,我好一段时间只选择看书而不是写作。
为什么选择继续看书而不是彻底放弃呢?
这个里面,有一个兴趣爱好对人生产生重要性影响的讨论。
我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读到过一个观点,那就是——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大多数人却忽略了去寻找,更忽略了兴趣爱好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忽略了兴趣爱好对一个人可能产生重大性甚至决定性影响的认知。
这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如饮甘露。
凡是真正爱好写作的人,一定是对读书有极大兴趣的。
读书就是给自己的大脑输送养分,是给自己的身体输血,当日更快要把自己榨干的时候,但凡对坚持还是放弃这个两难话题稍微做一些思考,就是敏锐地觉察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读书对于写作实在是太重要了!
断更后依然选择读书的原因,就是源于热爱,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对书本的热爱,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挣脱现有的生活节奏和模式,在放弃和坚持中郁郁不得志。这中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得回归到兴趣爱好上。
如果说你对当下的生活满意,对工作满意,根本原因就是你热爱自己的生活,你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感兴趣。
如果不是兴趣驱使,会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领悟做到出人头地,做到一枝独秀?
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写作,兴趣对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太重要了,兴趣会促使我们去做从前不敢尝试的事情,会让我们有勇气去挑战更多的不可能。
所以到前几天,我又开始了日更挑战。这一次,我的心态比之前平和了许多,我不再追求一个目标。
这次出发的初衷很简单,我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我想看看自己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也许我还有着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已具备的能力?
综上,我对日更的理解做以下总结:
1、初次尝试日更,不要急于求成,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就选择停下。放弃虽然可惜,但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停下来思考比盲目地跟随更有价值。
2、要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的感知和交流,对工作流程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加强自己提炼精华内容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向外发问的同时不要忘了内扣自己,通过对自己的反问来夯实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的基本功。
3、没有质量的更文,是一种虚耗,尽量修改打磨一下自己的文章再发布。
4、更文的同时,不要放弃读书。读书和更文尽量同步进行,没有输入的输出一定不会长久,要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
5、学会深度思考,不做思考的读书,效果会大打折扣。
6、多读名著,根据自己写作的方向有侧重点地选择读本,但是不能只有重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再拓展一下兴趣之外的书籍,让自己的知识面既有主杆,还要有分支。
7、输入很重要,输出更重要。没有思考的输入是白忙活,不做输出的输入无法形成富有活力的创造力和自己独特的品牌。
8、若是准备好了,可以重新上路。每一次开始,都是对未知的挑战,奇迹也许就在你将要放弃的第二天。
9、一次次突破,必然带来一次次成长,蜕变是因为你比别人坚持得更久、付出的更多。
10、信念很重要,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根定海神针,否则,很可能就会变成水面的浮萍,随波逐流。
以上就是关于日更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